ZAKER贵阳 2023-02-17
“俱怀逸兴壮思飞”——飞翔的酒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由于酒诗内容风格上的飞翔的形态,无论是豪放、飘逸还是浓郁顿挫,都是情感潮水的奔腾与汹涌,因此严谨的律诗难以真正适合酒诗的表达。最能够体现的则是歌行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因为七言歌行在句子和构成方面,可通篇七言,可以间用杂言,或长或短,灵活自由。这是我国古代诗歌最自由的一种样式,是更富于抒情性,尤其是便于诗人驱谴才情,驰骋想象,直接抒发情意。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的前四句,运用两组排比句,突兀而起,气势如黄河落天,向读者迎面扑来。先用黄河起兴,诗人落想天外,这滔滔奔流的黄河之水,恰似从天而降落,一泻千里,东流入海。既突出了广阔的空间感觉,又表现了急速的时间感。孔子面对滔滔流水,有逝者如斯夫的感叹,诗人抱用世之才,怀有天人之志向,却不被遇合,面对这滔滔东流的黄河水,不仅生发出有志无成,年华空逝的感慨,在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夸张中,通过一朝一暮的对称,突出了他的壮志未酬,人生短暂的深广的悲愤。这就为全诗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以下的酣饮和放歌均是由此而生,从人生得意到一饮三百杯六句,是悲中生乐,是以乐来衬悲伤。人生得意乃是朋友相聚之欢,聊作慰藉,暗合理想落定,政治失意的悲伤。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是自信的话语,但同时也反衬出诗人的无用,正是因为无用,所以才且为乐。诗人于狂放中出现愤慨,在自信中有失望。酒酣耳热之际,诗人高声劝酒,放歌长吟,虽是生不遇世,确是酒逢知己。因而情绪进入高潮,句子也有长言变为提呼的急促短句。富贵粪土,世事浑浊,是非颠倒,多才如曹植反遭猜忌。诗人是借故人之酒杯,浇自己的胸中之块垒,满纸的不平之气,借酒而发。最后四句,而更加狂放,要用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喝个痛快淋漓,一醉方休。" 呼儿 "" 与尔 " 口气甚大而狂放不羁。最后用 " 与尔同销万古愁 " 一笔点破,原来诗人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浇除这忧愤深广的万古愁。从而与开头的悲相关合。全诗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开端如突兀雪山,拔地而起,又好象是黄河落天,迎面扑来,然后笔势纵横,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激愤之情感和狂诞的情态。因为歌行体的诗歌出自离骚乐府,所以散漫纵横,七言古诗更具有抒情性,他不再注重节次之间的过渡自然,而是依照诗人感情之流动的起伏,表现出跌宕开阖,起落无端的特点。生命的随着情绪的导引纵情放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隐蔽在宣城,却在梦想着能够尽情施展他的济世的才华。正如他在《行路难》中所说的那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他日思梦想的是回到皇帝的身边,实现自己的王霸之图。只是十年路远,梦想难以成真,因此在这首诗歌中,抒发心中的悲愤,表现他的狂放的情态。诗的开头两个句子,不拘泥于题目。用昨日遥领,陡起壁立,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愤之情。昨日去我而去,岁月紧迫,时不我待。今日在失意中,又增别离,更添加了无限的烦恼。难以表达的深广的忧愤借助他的长句,喷涌而出。这开头发兴无端起势豪迈而风雨骤至。长风两句忽然做跳宕开,笔墨振起,回到饯别的题目。长风万里,秋雁高飞,李白也将飞雁般离去,因而在这个百尺高楼之上,放怀酣饮以别。蓬莱二句,是怀古。称赞自己的文章风骨刚劲,又清秀勃发。古意是远意。"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在这里,由古收回到今,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好象一切的烦恼和忧愁都在烟消云散。诗人的诗情开始壮丽地飞翔,飞向高洁而富有诗意的青天明月。一股飘洒的仙气随之产生。但这壮思逸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其愁思忧愤又猛然袭上心头。诗人的情思又急转而下,现世的沉重突袭而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诗人的情绪从九霄云天,突然跌入万丈深渊。愁字的重叠连用,内涵深厚,理想落空之悲苦,年华老去的痛苦,亲人离别的恨融合在一起,抽刀斩不断,举杯销不除。诗歌的最后两句在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浩叹中,萌发解冠弄舟,泛游江湖的兴念。这首诗歌以诗人感情的波动起伏来结构全篇,先抑后扬,扬而再抑,妙在起落无端,跳宕多变,大开大合,而又不着痕迹。歌行的特点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来源:酱香仁怀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黄河 孔子 奔腾 子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