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无论是现在科学研究,还是从中医理论来看,午睡都有不少的好处。好的午睡能给身体提供自我修复的机会,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精力、缓解疲劳,恢复脑力。午间休息好了,后半天的精神就有了保障。但午睡也有讲究,有人午觉睡起来,却感觉昏昏沉沉,那可能是没睡对。
那该如何获得高质量午睡?
第一,不要吃完饭立刻就睡。刚吃了午饭,胃内充满了食物,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第二,应注意睡觉的姿势,最理想的姿势是平卧。而迫于条件限制趴在桌子上午休,这样不但休息不好,还有碍健康。趴坐而眠时上半身的力量全部压在头面部、胳膊和胸部,时间一久会使手臂麻木,呼吸不畅,甚至影响头面部血液供应。
第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有些人午睡时间长达 3 — 4 小时,一觉醒来已近黄昏,醒后头脑还不清醒,但一到晚上就十分精神,再也睡不着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节律。
除了午睡,还有一种常见发生在白天的短时间睡眠——打盹。打盹是一种正常的机体反应,一旦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机体就会自动开启补偿模式,帮助人体恢复体力和精力,尤其在连续工作之后,打盹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方法。虽然通过打盹改善疲劳、恢复精力的效果不错,但长期这么做还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很多时候,打盹的场所出现于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这些场所不适合睡觉或是无法舒服的午睡,只能垂着脑袋、歪着脖子或趴在办公桌上睡觉,长此以往,会对人体的颈肩、背肌造成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打盹并不是自然的睡眠,打盹出现的原因往往是前一晚熬夜晚睡所致,是作息不规律的表现。如果打盹经常出现,且不分时间、场合,这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建议有这种打盹症状的人群及时就诊,通过专业医学检查是否存在某种睡眠疾病,如发作性睡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若确诊患病,则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吴青华 唐艺文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