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7 日,兰州市气象局首次发布年度天气气候事件,按照天气过程发生时序,发布 "2022 年兰州市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
2022 年全市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阶段性旱涝特征明显,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全市共出现干旱、寒潮、霜冻、大风沙尘、暴雨、暴雪、冰雹、短时强降水等高影响天气共 104 次,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
2 月低温雨雪叠加,为近 10 年最冷 2 月
2 月,兰州市平均气温为 -4.8 ℃,较历年同期偏低 2.4 ℃,为 2012 年以来最低;降水量为 7.8 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 1.3 倍,为 2017 年以来最多。月内共出现 4 次降雪过程,低温雨雪叠加,为近 10 年最冷 2 月。
冬季降水分布不均,市区、皋兰出现冬旱
前冬(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全市降水异常偏少,兰州市区及皋兰连续 67 天未出现有效降水,降水异常偏少,出现冬旱。后冬降水偏多,榆中、永登降水量偏多 1.7 倍。
春季大风沙尘天气日数偏多
春季全市大风沙尘日数偏多,累计出现 23 站次浮尘天气及 3 站次扬沙天气,为 2011 年来最多,其中皋兰连续 8 天出现浮尘天气,持续时间为历史同期第 1 多。
春季首场透雨偏晚,降水异常偏少,春旱严重
全市春季降水量为 16.8 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 70%,为 1963 年以来最少,市区、皋兰、榆中连续无降水日数达 45 天以上,永登西北部、皋兰大部、榆中东部、兰州新区中东部出现中到重度干旱。春季全市各地未出现透雨,全市 6 月 25 日出现首场透雨,为 2013 年以来最晚。(全市透雨平均出现在 5 月中旬)
春季气温为 1961 年以来最高
春季全市平均气温为 11.6 ℃,较历年同期异常偏高 2 ℃,为 1961 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兰州为 14.5 ℃、榆中为 10.9 ℃、皋兰为 11.7 ℃、永登为 9.2 ℃,市区、皋兰、榆中分别为 1961 年以来第 1 高值,永登为第 2 高值。
1961 年以来最热夏季,多站接近历史极值
夏季最高气温为 39.1 ℃,接近历史极值,平均气温为 21.6 ℃,较历年同期异常偏高 2 ℃,为 1961 年以来最热夏季。多站极端高温接近历史极值,7 月 7 日出现全年最高气温。
高温时段集中,高温天气综合强度位居历史第一
夏季高温日数多,高温时段较为集中,市区 ≥35 ℃日数达 21 天,其次为皋兰达 9 天,均创历史极值。累计出现 5 次高温天气过程,高温过程多、间隔时间短、影响时间长,高温天气综合强度位居历史第一。
暴雨天气综合强度为历史第二
全市共出现 7 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累积出现暴雨 41 站次,较历年同期显著偏多 177%,为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 2018 年。暴雨集中发生在 7 月下旬至 8 月,其中 8 月 14 日榆中日降水量达 131.2 毫米,超过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33.7%(1989 年 6 月 13 日为 98.1 毫米)。
全年降水日数偏少,旱情多次反复,影响范围广
全年降水日数市区为 48 天、榆中为 78 天、皋兰为 52 天、永登为 69 天。与历年相比,市区偏少 24 天,为 1961 年以来最少值,其余各地偏少 10 至 31 天。受长时间高温少雨影响,全市出现春夏秋连旱,气象干旱影响时间长、范围广,旱情多次反弹。
11 月末遇强冷空气,全市出现寒潮天气
2022 年 11 月 27 日至 30 日,全市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全市 48 小时降温幅度达 10 ℃至 12.4 ℃,气温达到入冬以来最低值,且气温回升缓慢,对农业、能源保供和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胜军 通讯员 张生财
一审丨编辑 安娜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