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2-21
首部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获批!长三角示范区规划有了“一张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熊平平)2 月 21 日,长三角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2021 — 2035 年 ) 》(下称《规划》),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 — 2035 年)》后,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对深化 " 多规合一 " 改革精神、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据悉,建设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强化底线约束 "" 跨区域一体化空间协同治理 "" 不搞大开发 "…… 按照《规划》要求,示范区将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落实建设用地 " 负增长 ",通过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介绍,国务院的批复指出,《规划》是示范区规划、建设、治理的基本依据,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 一张图 " 并严格执行,强化底线约束。

《规划》明确,到 2035 年,示范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76.60 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66.54 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 143.32 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 647.6 平方公里以内;示范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803.6 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64.7 平方公里以内。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规划》强调示范区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 " 一张图 ",推进跨区域一体化空间协同治理。聚焦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清水绿廊,统一示范区环保排放标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 100%,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国控断面优Ⅲ类比例 100%。同塑江南运河、太湖一黄浦江、嘉兴一吴淞江三条历史文化带。统筹示范区轨道交通网络,打通省界断头路。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共建共享。

"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在《规划》的指导下,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 张兵表示,要严守《规划》确定的 " 三区三线 " 等国土空间管控底线,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把生态保护好,不搞大开发,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防止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严禁违规兴建政府性楼堂馆所。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介绍,这份规划共 8 章、65 条,并包含了 23 张图集,58 个近期重点项目。规划重点明确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城乡布局、历史人文与特色风貌、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策略、管控底线和区域协同事项。

示范区总规在目标定位上,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总规明确了 " 五共 " 的发展目标,即示范区要建设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韵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同时,围绕 " 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 " 总体目标愿景和五个分目标维度,总规明确了由 25 项核心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其中约束性指标 8 个,预期性指标 17 个。

空间战略上,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突出 " 四个坚持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不减少。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落实建设用地 " 负增长 ",通过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发展方式转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