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2-21
一个针眼,他们颅内微创除“脑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最近,无锡的王阿姨(化名)总是持续出现 " 杂音绕脑、绵延不绝 " 的情况,这种 " 脑鸣 " 让她苦不堪言。同时困扰王阿姨的还有右侧眼眶疼痛、右眼眼球不能向外侧转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王阿姨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近日,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顺利帮助王阿姨解决这一难题,只留下了一个针眼大小的创伤!

△手术中 医院供图

因为又是 " 脑鸣 ",又是眼睛疼,王阿姨四处求医。但王阿姨在外院检查磁共振 MRA 时,未见明显异常,病因一直未明确。王阿姨又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专家门诊,找到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程超就诊,程主任仔细阅片、查体,发现王阿姨右侧眼球处于内收位、外展活动受限,同时敏锐地发现右眼球结膜较左眼充血红肿。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程主任认为符合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

将王阿姨收入病房后,神经诊疗中心副主任孙骏为她安排了脑血管造影术,确诊为:右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也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

专家介绍,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重点在于需要合理选择血管入路,并且术中栓塞要避免液体栓塞剂的返流,否则可能引起症状加重,这非常考验手术医生的技术。

术前,孙骏主任仔细分析脑血管造影图片,严格筛选血管路径,制定了通过岩下窦途径栓塞瘘口的手术策略。这种治疗方法微创,伤口小,仅有一个针眼大小的痕迹,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必开颅。王阿姨对这种治疗方法十分满意。

手术顺利完成后,王阿姨的 " 脑鸣 " 即刻消失了,右侧眼球结膜水肿也随后消失,右侧眼眶疼痛症状在 3 天后消失,1 周后王阿姨出院。目前,王阿姨右侧动眼神经损伤症状(眼球外展受限、视物重影)正在进一步恢复中。

专家表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获得性疾病而不是先天性疾病,属于血管畸形的一种,与静脉窦血栓形成相关,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动脉好比进水管,静脉为回水管,两者短路混接了,就形成了 " 瘘 ",这种动静脉之间血液混合的状态,会导致静脉窦内血液动脉化及静脉窦内压力增高,并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大多数 dAVF 首选介入治疗。可经静脉途径或动脉途径进行栓塞。通过置入弹簧圈或液体栓塞剂栓塞动静脉分流点近端的引流静脉,导致瘘口闭塞,达到治疗目的。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也标志着在脑血管诊疗方面神经外科处于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技术水平。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标签

无锡市 磁共振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