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3-02-22
中国古代艺术的“天真与自由”:在诗性表达与哲学思考间探索中国文人艺术的根源与精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王春燕报道 《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一书,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尝试从诗性与哲学的 " 美的联结 " 这一结点,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探索中国古代艺术及其背后的时代精神与象征,以及中国艺术何以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读全书,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可以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增加对每一个时代其及时代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书中涉及的时间跨度极大,上启初民时代,下至明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艺术品 200 余件,其中,唐代之前多以工艺艺术为主,如贾湖骨笛、后母戊大方鼎、秦之兵马俑、汉之舞乐俑等,唐及以后多以文人艺术为主,如《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及书法,等等。值得推荐的是本书的注释,它是构成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篇幅大,是对正文的延展。本书插图所配文物照片均有百万粉丝大 V 动脉影操刀拍摄,正文、注释、插图三者构成立体的阅读体系,为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提供了多维度的阅读体验。

内页图。

作者翟进在跋中说,人类对于每一个时代问题的解决,都沉淀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对时代精神的理解,首先从文明中的历史大事以及历史问题出发,继而寻找哲学和艺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之后在文本与艺术的沉淀中,构建出此一时代的天道观与人道观。而美学则是连接时代的天道与人道,它弥补着不断分裂的鸿沟,同时在鸿沟上构建起人类温暖的对望。" 这就是我理解的‘礼以别异,乐以和同’,也是中华文明儒道互补格局形成的最初基因。" 翟进说。

这种别样的视角,是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阅读收获。

特别推荐:

完整梳理中国古代艺术脉络 探索中国文人艺术的根源与精神 从艺术与哲学出发,从贾湖骨笛到清代文人画,从工艺艺术到文人艺术,凝结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作者所认为中国古代伟大艺术的标准:内心诗性、万物终逝的悲凉与对知己的渴望。写过去,着眼点则是未来。通读全书,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可以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并对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有所启发。

收录古代艺术作品近 200 件 百万粉丝大V动脉影操刀全书文物摄影 作者选取了如贾湖骨笛、贺兰山狩猎纹岩画、彩陶、人面鱼纹盆、良渚及红山玉文化、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散氏盘、秦之兵马俑、汉之舞乐俑、马王堆诸文物等,一直到清代艺术代表作品近 200 件,并加以分析解读。本书插图所配文物照片,摄影者是微博拥有近 400 万关注者的 " 动脉影 ",其文物摄影曾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报道。

正文、注释、插图构成三维立体阅读体系,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阅读体验 本书对于工艺品、艺术品以及艺术家的选择,以是否可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作为原则。在唐以前,留有名字的艺术家极少,所以时代的精神是以人民集体的创作为分析对象;到唐以后,更多是选取有创新以及代表意义的文人艺术家及作品为分析样本。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注释部分篇幅大、数量多,常常需要停下思考注释是否别有深意,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阅读节奏。

★作者的理科思维和遣词造句别有新意 让阅读犹如一次 " 艺术漫步 " 作者的学术背景和从业经历,在本书中有深刻的印记,那就是理科学者的思维和文字,读来令人很有新鲜感。同时作者的遣词造句也让人感到很特别,词条式的写作,正如副标题所言,如同在古代艺术中 " 漫步 ",随意而诗性地展现着作者的文史哲功底。

相关标签

天道 艺术 阅读 时代精神 兵马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