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02-22
喜讯!何成瑶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工作站落户黔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 月 17 日,何成瑶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黔南州工作站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黔南州中医医院举行。此举意味着,黔南州中医院中医药服务功能将实现质的飞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国医大师是中医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拜师环节中,来自州中医医院妇科、国医堂、中医经典病房、民族医学科、治未病中心等专业对口科室的 8 位中医骨干向国医大师行拜师礼、呈拜师帖、奉拜师茶;国医大师何成瑶向弟子发表寄语、宣读师训。整个传统中医拜师仪式庄严而隆重,通过传承尊师的传统礼仪,让师承人员言传身教。

据了解,现年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何成瑶大师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因其在中医治疗方面的突出贡献,于 2022 年 7 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国医大师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届评选只有 30 人,目前已评出四届。

何成瑶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黔南州工作站成立后,何成瑶专家团队将围绕人才培养、临床技能、中医文化等方面进行授业解惑,帮助黔南州中医医院和黔南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黔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黔南州把中医药事业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强组织保障能力,基本建成区域全覆盖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民族医药发展态势良好,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全州现有 3 家三级中医医院,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全州 228 个乡镇(社区)均建设有中医馆;现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2 个,以及 4 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科 24 个、省级优势专科 4 个。同时,州中医医院挂牌成立了黔南州民族医院,并成功申报创建贵州省区域医疗中心,整理出版了《黔南本草》等一批中医药、民族医药专著。

延伸阅读:

【人物】何成瑶:深耕医坛 60 载 至精至诚医之大者

耄耋之年的何成瑶,仍坚持每周二、四、六上午三次门诊,两次查房,年门诊量 8000 余人次,患者遍及全国。

在何成瑶的诊室内,悬挂着 " 国医大师 " 刘尚义的一幅题字 " 恰似观音送子忙 "。这几字总结了何成瑶从医 60 年的贡献,尤其是她在不孕症和妇科肿瘤诊治的造诣,享誉黔中大地,被百姓誉为 " 妇科圣手 "。

"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每当看到又有一个家庭在我的帮助下创造这个奇迹,我都会很满意,很幸福。" 这是何成瑶深耕医坛 60 载最美的收获。

医缘:" 医 " 路走来,厚德载医

1938 年,何成瑶出生于六盘水市一个书香之家。

1957 年,祖母生病,家中医生进进出出的场景,让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学医。

1962 年,24 岁的何成瑶从贵阳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为响应党的号召,她主动申请到偏远的黔西县医院工作,成为黔西县医院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一干就是 14 年。

当时的黔西县医院仅有外科和内科两个科室,何成瑶被分到了外科。上岗半个月,何成瑶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病例——一位产妇难产,情况危急,需要用产钳把胎儿‘夹’出来。在当时,产钳手术难度大、风险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

虽然年轻,但何成瑶用专业知识、严谨态度和坚定信念,顺利且成功完成这台手术,母子平安。也正因此,医院同事为她的果断勇敢和专业技术所折服。

在黔西县医院工作的 14 年间,何成瑶从外科医生发展为全科医生。" 在工作中发现,农村发病率高的是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病。病人来就医时已经形成了梗阻,西医的办法就是手术。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差,手术对于他们来讲并非最佳手段。" 何成瑶回忆,乌梅属酸能治蛔,她便在 1966 年创新性地开展 " 乌梅汤灌肠 " 法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病,疗效显著。

此外,当时破伤风的死亡率极高。何成瑶同样运用中药方剂让病人存活下来,改变了当时破伤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何成瑶调回贵阳工作后,她救活的一位破伤风病人,还不辞辛苦到贵阳来看望她。

从那时起,何成瑶就产生了学好中医的强烈愿望。1975 年,何成瑶参加贵州省第三届 " 西学中 " 班,受贵州名医袁家玑、丁启后等亲炙,尽得真传。她深知,学习好中医,传承好中医,一定要立大志、学经典、跟名师、学国学、修道德。

1980 年,何成瑶到成都中医学院进修中医妇科,师从川蜀名家卓启墀、刘敏如。

在成都中医学院进修期间的一件事情,让何成瑶至今难忘。当时,一位 70 多岁的老年人在成都中医学院眼科住院治疗白内障。术后三天,老人家一直说肚子胀痛。眼科便请内科主任会诊,会诊后觉得老人腹部疑有包块,但拿捏不准。又决定请妇科会诊,作为进修医生的何成瑶被请去会诊,何成瑶一摸病人腹部,认为是膀胱胀大。后来,就定时为病人排尿,果不其然,病人症状消失。

因此,何成瑶在成都中医学院赢得了极好口碑。进修结束,医院还专门为她举办了欢送会,这在进修学员中是极为少见的。如今,她依旧与成都中医学院的老师、同仁保持良好的关系。

医术:中西结合 传承创新

何成瑶认为,只有中西医融合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大众。

在数十年的学习实践中,何成瑶深谙医理,引西润中,专长以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论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擅治不孕,给诸多家庭带来了希望。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她创 " 养精育胞 " 理论统领女科证治。" 养精 " 即调养先后之精;" 育胞 " 即调育胞宫;养精之的在于育胞,育胞之妙全在养精。在 " 养精育胞 " 理论指导下,创立 " 温枢三焦、宁心坚肾 " 之法,首先强调精之成在三焦气化,坚肾不唯补肾,补肾当先宁心,心宁则肾自坚矣,设调经四方、消炎四方、通阻三方、调经助孕膏、温经散寒膏等治疗妇科疾病。

何成瑶医身病,更治心病。在她看来,不孕不育病症疗程长,病因复杂,就诊人往往心理压力非常大,看病同时要做心理辅导、建立信心。

何成瑶曾接诊过一个原发性不孕症的女患者。她发现,这位女患者每次在其婆婆的陪同下来就诊,总是神情压抑,状态不好。

为此,在一次就诊中,何成瑶找了个借口,把患者婆婆请出去,单独与患者进行沟通。女患者放声大哭,表示自己结婚已有两三年,迟迟不能怀孕,心理压力非常大。

" 你不要想别的,放下心理包袱,放心配合治疗,我们会给你看好的 ……" 何成瑶暖心安慰她。

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这位患者顺利怀孕。在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后,这位患者第一时间来到何成瑶的诊室,与她分享这个好消息。见到何成瑶的一瞬间,她还是大哭一场。与往日不同,这次她是喜极而泣,现如今,这位患者的孩子健康成长着。

" 何医生是送子观音。" 病人们相互言传,北京、上海、江苏等各地的求医者纷纷前来找何成瑶就诊。

" 每一位病人来找我看病,就是给我出卷,我要竭尽所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答卷。" 这是何成瑶从医一个甲子的心声。

医道:大医精诚 以德济世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中所写:"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这段话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 " 至精至微之事 ",习医之人必须 "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 "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 感同身受的心,策发 " 大慈恻隐之心 ",进而发愿立誓 " 普救含灵之苦 ",且不得 " 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 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

何成瑶一直将 " 精 " 和 " 诚 " 作为从医最根本的要求。她认为,医者仁心便是 " 道 ",是救死扶伤,是发扬人道主义关怀精神。

不仅如此,五千年中医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代代传承,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何成瑶格外重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工作,她认为 " 道 " 还是传承。

何成瑶作为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师承博士生导师,几十年来培养学生数以千计,将一生医术悉数相传,深受学生敬重和拥戴。

1984 年,何成瑶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有着 38 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对于青年一代,何成瑶表示,一定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积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结论一定要学习好,将来才能传承好。

" 强基础、守纪律、修道德、多实践、勇创新。" 这是何成瑶给予青年一代的寄语。

来源:黔南州中医医院综合贵州健康报

编辑 周欢 / 统筹 张仁东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中医药 专科 医疗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