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在徐州沛县,一名普通的村电工,带动全村跟进装光伏,让乡亲们 " 屋顶生财 ",年增收 40 余万元。从最初的 10 来户到后来 200 余户,再到没安装的农户均提交安装意愿,这个 400 余户的吴攒楼村成了远近闻名的 " 光伏村 "。
△吴明旭义务检查和维护光伏电路
为打消村民顾虑,他成了第一个 " 吃螃蟹的人 "
2 月 20 日,得知吴攒楼村一农户的太阳能光伏板出了故障,村电工老吴忙活完手头工作后,又匆匆赶去帮忙维修。这样的场景对老吴来说早已是 " 家常便饭 ",对于村里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的农户,除了日常的用电运维外,他还帮助义务检查和维护光伏电路,为光伏发电增收提供保障。
老吴名叫吴明旭,是徐州沛县张庄供电所的一名普通村电工,参加工作 20 余年,一直负责吴楼村的用电运维。长期以来,年轻人基本外出工作,村里老年人居多,不少村民缺乏增收渠道,老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2021 年,徐州沛县被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分布式屋顶光伏相关政策日趋完善,相关企业纷纷到村里宣传光伏。" 屋顶装上光伏板,不仅能让家里用上‘免费电’,还可以得到发电收益,也为环保作贡献,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这让 " 专业对口 " 的老吴眼前一亮。
" 装上就能挣钱,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肯定有猫腻!" 听说屋顶能 " 生财 ",不少村民心存疑虑,纷纷打电话询问。老吴不厌其烦,仔细解释相关政策和不同类型下的收益情况。出于对老吴的信任,村民们慢慢消除了质疑。但在农村推广屋顶光伏安装,仍有更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吴明旭给村民宣传屋顶光伏
" 小吴,我们早听说光伏能挣钱,但是你看,别人都说屋顶上装光伏有辐射,对健康有害。"65 岁的张桂芳指着手机对帮助上门维修电路的吴明旭说。村子里一直流传着关于 " 装光伏有辐射 "" 光伏漏电 "" 装完就没人管了 " 等传言,使大家对于安装 " 屋顶光伏 " 抱有谨慎态度,安装意愿很低。
为了帮助村民打消疑虑,吴明旭说服了几个亲戚,在自家和亲戚家屋顶 " 试水 " 安装了全村第一批分布式光伏。从那时起,老吴的工具包里总是装着屋顶光伏科普的宣传册,在帮助村民维修电路、业余聊天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耐心答疑解惑。随着一个个疑问得到解答,一笔笔真实的收益进账,村民们安装屋顶光伏的热情渐渐被点燃。
从最初的 10 来户,到如今的 200 多户,在老吴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跟进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板,参差不齐、形状不一的屋顶渐渐被整齐的光伏板覆盖,该村成为了当地农村存量屋顶普及安装光伏的典范。
△村民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板
义务承担后期运维,为村民增收 40 余万元
村民安装光伏板后,会跟光伏公司签订收益合同,每家最低安装 20 块光伏板,选择发电全额上网的用户,每户每年净收益可达 2000 元,随着安装面积即光伏板数量的增加,收益还会更多,这比一亩土地流转租金高出近一倍。
屋顶光伏板,前期主要由光伏公司负责安装,老吴协调并入电网等事宜,但在后期检查和维护上,村民遇到点情况还是习惯性地找老吴。
久而久之,老吴主动承担起后期运维,包括光伏线路开关跳闸、烧坏更换、线路压接不实等造成的情况。
" 你帮着推广这个,还帮着解决后续问题,这不是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吗?" 一开始,老吴的表哥很是不解。" 我是干这一行的,能用自己的知识为大家解惑,不仅找到增收的好路子,又响应了国家号召,让我觉得一切很有价值。" 吴明旭说。现在村里靠 " 屋顶光伏 ",一年能产生约 2 百万度绿电,为村民增收 40 余万元,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让参与其中的老吴倍感满足。
" 只要群众有需要,半夜三更也赶到。" 其实,生活中的老吴就是一个热心肠,谁家用电出了故障,只要打个电话,他都会立即跑过去,义务帮忙解决,很多时候他自掏腰包提供线材等物料。" 村里老年人居多,能帮一把是一把。" 吴明旭说。
当然,村民们对老吴也很敬重,不管他走到哪里,老远就有村民热情地招呼," 老吴,老吴。"
通讯员 刘彭瑀 李堃 李伟豪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晓培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