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是每年招聘求职活跃高峰,今年春节后四周以来,职位数逐周增长,仍未触顶。以第一周招聘职位数为基数 1,第二、三、四周的招聘规模指数分别为 1.2、1.25、1.28。简历投递量持续上涨,以第一周简历投递量为基数 1,第二、三、四周的求职规模指数分别为 1.59、1.77、1.76。随着防控优化调整、经济回暖复苏,春招市场也焕发出新生机。
从薪酬来看,2023 年春节后四周企业招聘薪酬整体较为平稳,各周均超过 10000 元 / 月。其中,节后第四周平均薪酬为 10043 元 / 月,与前三周大体相当。
从行业看,传统 " 多金 " 行业基金 / 证券 / 期货 / 投资、朝阳行业电子技术 / 半导体 / 集成电路,占据春节后第四周招聘薪酬行业榜前两位,平均招聘月薪分别为 12745 元、11502 元。与此同时,传统能源 / 矿产 / 采掘 / 冶炼行业跻身招聘薪酬行业榜第三位,平均招聘薪酬达 11415 元 / 月,石油 / 石化 / 化工行业同样进入招聘薪酬行业榜 TOP 10,平均薪酬为 11150 元 / 月。受冬季供电供暖及 " 放开 " 后物流运输恢复影响,传统能源行业业务量增加,带动相关行业平均招聘薪酬提升。
从职业看,芯片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在春节后四周连续霸榜高薪职业前两名,且平均招聘薪酬环比持续上涨,在节后第四周分别达到 28422 元 / 月、25148 元 / 月,高于节后第三周的 25541 元 / 月、22883 元 / 月,高技术岗位 " 钱景 " 看好。此外,高级管理、软件研发、通信及硬件研发、投融资经理等职业也持续位居薪酬榜前列,春节后第四周的平均招聘月薪均超 1.6 万元。
从城市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大城市稳居城市薪资榜前四,与节后第三周排名保持一致。其中,上海以 13431 元 / 月的平均招聘薪酬位居第一,比第三周的 13375 元 / 月有所上升。在薪资榜 TOP 10 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据 5 席,珠三角城市占据 4 席,京津冀城市占据 1 席。这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仍是求职者实现职场价值的高地。
与 2022 年相比,今年春节后一个月,客货运司机 / 乘务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54.6%,排名各职业之首。旅游服务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排名第二,达 49.9%。餐饮服务、配送理货、酒店服务等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增幅均超 14%,进入高增长 TOP 20 职业序列。解封后,道路交通、客货运输逐渐恢复常态,消费者旅游需求也集中释放,促进生活服务类招聘岗位同比显著增长。
今年春招市场,人才在地域间的流动有何特征?智联招聘春节后一个月数据显示,多数求职者仍期望留在本城市等级,若要奔赴外地,新一线城市则成为首选。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求职者期望在本城市等级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91.4%、93%、89.6%、74.3%、64.7%、53.9%,均超过 50%,新一线城市粘性最强。同时,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求职者中,期望去新一线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4.3%、4.1%、12.2%、16.1%、17.5%,均高于对其他等级城市的选择。新一线城市正凭借着自身不亚于一线城市的生活便利性、相对较低的生活压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等优势获得当下求职人才的青睐。
除了在城市间流动,人才还会在不同行业间流动。智联招聘春节后一个月数据显示,多数求职者还是愿意留在本行业。IT 互联网、制造业、生活服务业从业者找工作时想留在本行业的比例分别为 72.4%、65.6%、63.2%,相对更高。而如果转行,多数行业人员会首选 IT 互联网行业。其中,文化娱乐、金融业、商业服务是想转入 IT 互联网比例更高的行业,占比分别为 23.7%、20.5%、16.9%,这些都是与 IT 互联网行业交叉渗透程度较深的行业。此外,IT 互联网行业人才转行时,6.4% 会选择制造业,高于对其他行业的选择,这也将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输送人才资源。
总体来看,2023 年春招市场,企业招聘及人才求职热情高涨。线下经济招聘需求快速释放,高技术岗位薪资有所提升,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薪酬水平保持领先,新一线城市成为求职热点,各行业人才转行进入 IT 互联网的热度不减。目前,春招季仍在进行,企业与人才不妨关注招聘求职宏观动向,及时全面了解就业行情,为招才求职奠定坚实基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