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3-02-24
刷新晚期胃癌最长生存纪录!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获批一线治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2023 年 2 月 24 日,PD-1 抑制剂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 PD-L1 高表达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GEJ)的一线治疗。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位。由于初期无特异性症状,70% 以上的中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或晚期。晚期胃癌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患者 5 年生存率仅约 6%,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超过 1 年。针对大量患者未尽之需,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的多种新治疗方案正持续改善中国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表示:" 接受传统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期待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尽快成为新标准治疗。"

既往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为晚期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对于不同化疗方案与免疫治疗联合是否有疗效差异,东西方人群对免疫治疗是否存在疗效差异仍缺乏探索,循证证据相对有限,患者迫切需要拥有高质量循证证据的高品质创新疗法,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获批基于 RATIONALE 305 试验(NCT03777657)的期中分析数据。该在全球 13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 3 期临床研究,供入组 997 例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 G/GEJ 患者,其中,546 例为 PD-L1 高表达患者。

研究数据证实,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再次刷新 PD-1 抑制剂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生存纪录,中位总生存期(mOS)为 17.2 个月,这一突破刷新了全球胃癌免疫研究的最长生存纪录。而亚洲人群的中位生存期更是达到 19.3 个月,为 PD-L1 阳性亚洲人群的最高值。其中,22% 的患者在 2 年治疗后仍未发生疾病进展,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因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每年全球新增的胃癌病例大半都来自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尤为严重。其中,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全球之首,发病人数占全球胃癌发病的 40% 以上,是世界胃癌负担最重的国家,面临着发病率高、整体预后不良等问题。

在晚期胃癌治疗领域,患者转移比例高、肿瘤负荷大,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治疗耐受性不佳,一线治疗是取得更好疗效的最佳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批依据的 RATIONALE 305 研究是首个胃癌领域由中国专家担任全球牵头研究者和研究指导委员会主席的全球 3 期研究,体现了中国胃癌研究者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水平,以及中国研究者不断提升的创新药物全球研究学术影响力和研究领导力。

据了解,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在超过 30 多个国家地区开展 21 项注册相关的研究,全球临床研究入组超过 1.15 万例的患者,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食管癌、胃癌等。本次替雷利珠单抗的第 10 项适应症获批上市,或将推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格局的革新。

在胃癌领域,百济神州目前正在开展 ZW25 联合 PD-1 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 HER2 阳性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 3 期研究,不断促进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满足患者对于拥有高质量循证证据的高品质创新疗法需求的进程,以期实现真正的 " 肿瘤慢病化 ",为晚期胃癌患者找到出路。

据悉,替雷利珠单抗是目前适应症获批最多的 PD-1 药物之一。在替雷利珠单抗斩获一线胃癌第 10 项适应症之前,此前获批的 9 项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医保,包括肺癌、肝癌、胃肠癌、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妇科肿瘤等多个中国高发肿瘤领域。同时,替雷利珠单抗还有两项适应症也正在接受中国 CDE 审评。此外,在药物可及性方面,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有 9 项适应症已纳入医保,其中 2022 年版医保目录新纳入 4 项,包括鼻咽癌一线治疗和经治食管鳞癌、经治肺癌与经治 MSI-H/dMM 等。

据悉,替雷利珠单抗多项适应症也有望于今年在海外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并正审评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化疗后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药上市申请。EMA 也受理了并正在审评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化疗后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联合化疗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的申请。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标签

胃癌 免疫 中山大学 指导 药品监督管理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