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3 日,2023 年吉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农业强省提升粮食产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从推进粮食生产、保护黑土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 10 个方面提出 42 条实施意见。
又是一年春来到,不误农时不负春。农业大省吉林全面发力,抢抓机遇:全力推进 " 千亿斤粮食 " 产能建设工程、" 秸秆变肉 " 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万亿级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工程,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建设彰显吉林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打下坚实基础 ……
在 2 月 23 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表示,吉林省结合实际,对标中央一号文件,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既突出农业生产,又兼顾 " 三农 " 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需要,对 " 千亿斤粮食 " 产能建设工程和 " 秸秆变肉 " 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等重点工作提出年度发展指标和具体举措,确保每项工作着实有抓手。
四方面措施助力多产粮、产好粮
吉林省是粮食大省,粮食产量备受关注。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超过 800 亿斤,去年,达到 816.16 亿斤,稳居全国第五位;增产 8.32 亿斤,是东北三省中唯一实现增产的省份;单产 940.52 斤 / 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1.58%,跃居全国第三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
今年,吉林省将从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多产粮、产好粮。稳定增加粮食面积、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开展高产竞赛活动、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农业大省吉林不遗余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农业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吉林大地春耕图。张景峰摄(资料图片)
" 今年,全省计划落实粮食播种面积 9000 万亩以上,比去年增加 323 万亩。我们正在向各地分解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目标指导性计划,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为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汪学军说。
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是抓手,今年,吉林省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 378 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15 万亩,推广 " 梨树模式 " 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达到 3500 万亩。
丰收盛景。人民网李思玥摄(资料图片)
据悉,今年吉林省将在东中西选择典型代表县市建设高产高效示范片,打造高产典型样板。汪学军表示,特别是针对玉米、大豆,集成应用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掘培育一批种植能手、" 乡土专家 ",推动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为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吉林省将充分利用好农业农村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加强抗灾救灾指导服务,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持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年内全面完成 " 地趴粮 " 整治任务,全力以赴夺取今年粮食丰收。
推动千万头肉牛工程上规模上水平
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 " 秸秆变肉 " 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畜牧业强省,推动 " 秸秆变肉 " 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
如何做好千万头肉牛工程 " 扩量、提质、增效、转型 " 这篇大文章,吉林省畜牧局局长张国华给出了答案。
肉牛养殖。人民网李成伟摄(资料图片)
扩量——依托现有养户多养实现扩量;再培育一批新的大村大户,实现养殖主体和饲养量 " 双增长 ";依托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实现扩量,鼓励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牵头建设和带动规模育肥场发展;细化财政资金、专项债券、活体抵押、政策性保险等服务机制,力争全年肉牛饲养量达到 770 万头。
提质——通过推进产业化大项目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 东黄、西红、中改良 " 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持续落实省市县三级包保服务机制,支持骨干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项目大企业投产达效,集聚释放优势产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效——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餐食品牌建设和业态创新,加快发展团餐、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领本土化终端消费升级,再通过连锁店、旗舰店等走向全国。
转型——强化种业创新,加快推进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胚胎移植合作项目落地,构建肉牛胚胎工厂化生产体系和高效快繁;强化发展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肉牛专项债等政策,建设肉牛养殖圈舍,实现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强化数字化服务创新,加快推进 " 吉牛帮 " 乡村服务站建设,结合 " 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 ",通过 " 一键呼叫 " 的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繁改、兽医、融资等综合性服务,构建肉牛数字化服务体系。
" 百村提升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蓝天白云下,农家村落掩映在绿树花草间;阡陌纵横间,户户庭院串联起美丽乡村。去年,吉林省全力推进 " 千村示范 " 创建工作,累计创建 " 千村示范 " 村 2051 个,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吉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 " 百村提升 " 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吉林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韩阳表示," 百村提升 " 专项行动是着眼于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一项具体举措。
乡村美丽庭院。人民网李思玥摄(资料图片)
在工作目标上,吉林省明确从 2023 年开始,每年在 " 千村示范 " 创建村中遴选 " 百村提升 " 村 200 个左右,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实施,打造新时代和美乡村吉林样板。
在巩固 " 千村示范 " 创建标准的基础上,围绕 " 五个振兴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吉林省将进一步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人才支撑水平、文化赋能水平、生态宜居水平、组织建设水平 " 五个提升 "。
韩阳表示,在资金投入上,将按照平均每村 1000 万元额度支持各地实施一般债项目,根据各地项目谋划和准备,突出产业发展,注重联农带农,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同时,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美丽农村路。人民网马俊华摄(资料图片)
为确保工作干在实处、干出成效,吉林省将运用 " 五化 " 闭环工作法,建立省市县三级议事协调机制、调度通报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逐村建立项目清单,推动行业政策、资金、资源、项目优先安排、集聚发力,并将 " 百村提升 " 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 " 赛马 " 机制。
一年之计在于春,铆足干劲站排头。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吉林省牢记嘱托,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