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2-26
回顾港股,看A股未来注册制发展方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欢迎您成为华创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客户

愿此文点亮您的前程,指引您的投资之路

愿我们融华夏智慧,创天下财富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 我们又见证了历史,全面注册制的时代来了,对于散户意味着什么?" 老王对近期 A 股注册制的全面实行表示关注。小编和他说,2023 年 2 月 17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 165 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全面注册制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例子?一起和小编回顾港股,展望未来 A 股注册制的发展方向!

(图片已获取商用版权)

目前股市的准入机制有什么?分别有哪些国家在实行?

国际上的股票发行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注册制、核准制和审批制,其中注册制与核准制是当前世界上主流的两种制度。

实际上无论是何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一种股票市场的准入机制。注册制、核准制和审批制一定是界限分明的么?其实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乃至基本国情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实际上都具有一些 " 地区特色 "。

在本周一(2 月 17 日)之前,中国 A 股(主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实行核准制度。核准制重视证监会对发行方各方面能力的审查,上市要求非常严格。在大陆地区发行股票一般首先由证券发行人提出申请,接着由保荐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推荐,证监会进行初审后交由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最终经由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简而言之,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核准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

早在 1933 年,美国股市就开始实行 " 双重注册制 ",美股注册制是由立法授权、直接对国会负责、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证券监管机构,具有立法权、准司法权、独立执行权等,美国本土公司在美国境内 IPO,在联邦制的宪政结构中,一般必须在联邦与州(发行或销售涉及的州)两个层面同时注册(联邦或州豁免注册的情形除外),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注册制,在重点突出金融和市场的自由化的前提下,对于政府机构也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以中国香港为例,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金融和资本市场就已经高度发达,被称为 " 东方之珠 ",也是 " 亚洲四小龙 " 之一。由于历史的特殊性,早在 20 年前,中国香港政府结合市场、政治等综合情况后,于 2003 年通过《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守则》,由此确立 " 双重存档 " 的上市制度。实际上 " 双重存档 " 可以被理解为注册制和核准制并行的制度,即任何申请将证券在港交所发行上市的发行人需要将上市申请呈交给交易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进行双重审核。在维护市场自由化的前提下,对于公司是否最终上市进行 " 双重核准 "。

有行业专家介绍,我国 A 股注册制改革并不是盲目模仿西方资本市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积极通过一系列试点后,逐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框架。小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香港股市近两年的情况,对于已经实行注册制的 A 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呢?(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前两年港股表现几何?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

熟悉 A 股市场的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可能相对陌生,总而言之,2021 至 2022 年的港股市场可以用 " 十分惨淡 " 来形容。通过恒生指数(HSI.HK)可以对香港股市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恒生指数从 2021 年至 2022 年的区间跌幅高达 27.36%,具体点位来看,该指数从 2021 年 2 月 17 日最高点位 31084.94,一路下跌到 2022 年 10 月 31 日的最低点位 14687.02,跌幅接近 53%,甚至跌回到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在此期间,不少内地投资者参与的部分跟踪指数为恒生指数的场内 ETF 产品也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平均跌幅为 19.4%。(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图片来源:wind)

再来关注下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K)的表现,该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 30 家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关注涨跌幅数据,从 2021 年至 2022 年的区间跌幅更是达到了 51%。具体点位来看,该指数从 2021 年 2 月 17 日的最高点位 10945.22,一路下跌到 2022 年 10 月 24 日的最低点位 2801.99,跌幅高达 74%。

很多追踪该指数的基金产品也是回撤严重,以 2021 年 7 月 6 日成立的 "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 A" 产品为例,从成立以来至 2022 年底亏损接近 40%。

有行业专家认为,前两年港股市场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受到了整个行业监管政策加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 2021 至 2022 年疫情之后整体的经济复苏,结构性的问题开始凸显,此外叠加了海外资金以及南下资金都在持续流出,导致港股短期流动性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美联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导致流入港股的资金减少,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而降低仓位也是导致了港股曾步入较长时间的 " 寒冬 " 的因素之一。无论如何,2021 至 2022 年期间,港股走势较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港股市场是否已经回暖?港股主题基金的近期表现如何?(信息来源:证券之星)

港股市场后期是否欲扬先抑?

自 2022 年 10 月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触及最低点位后,处于疲软的港股市场开始进入一段较为有力的反弹状态。

(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恒生指数的近期有一段较为明显的上扬,从 2022 年 10 月 31 日的阶段最低点位 14687.02 拉升到 2023 年 1 月 27 日的阶段最高点位 22688.90,涨幅高达 35%。同样,恒生科技指数也有一段较为强势的反弹。从 2022 年 10 月 24 日的阶段最低点位 2801.99,迅速回升至 2023 年 1 月 27 日的阶段最高点位 4813.23,涨幅接近 41%。部分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场内 ETF 产品在近一段时间表现喜人,去年 10 月 25 日至今年 2 月 15 日期间,部分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 40%。

(图片来源:wind)

密切关注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不难发现,港股最近有较为明显的回调。截止 2023 年 2 月 18 日,恒生指数本月下跌 5.14%,自 1 月 27 日高点以来累积下跌 6.6%,已回吐元旦至春节前涨幅。恒生科技指数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调,本月回撤 6.27%。投资不免发出担忧,港股是不是又将面临一轮长时间回撤?目前的反弹是不是已经结束?(数据来源:wind)

有专家认为港股似乎确实存在冲高回落的惯性,短期内可能有前期收益兑现带来的波动,此外还有美债的收益率、中美关系反复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但中期上涨趋势未变。小编注意到,近期 ChatGPT 概念、人工智能以及信创行业等成为热议话题,在今年也有望成为投资优质赛道。恒生科技指数的标的涵盖腾讯、阿里、百度、哔哩哔哩、美团、快手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国家信息安全日益重要的大背景下,依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目前追踪相关指数的场内基金较多,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后期走势(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港股为何包含那么多 " 仙股 "?对 A 股实行注册制有何启示?

时至今日,中国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参与中国香港市场交易也非常便捷。小编建议广大普通投资者选择港股基金、ETF 等产品参与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港股中包含的 " 仙股 " 很多,仙股就是香港人对英文 "cent"(分)的译音,是指其价格已经低于 1 元,因此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实际上," 仙股 " 不等同于内地投资者熟悉的 ST(风险警示板块)的股票,部分 ST 股票往往遇到了财务或者其他问题,依然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而在港股注册制之下,企业上市较为容易,一些业绩和基本面较差的公司,由于得不到投资者的关注,所以被逐步边缘化、股价也是越来越低,最终沦为 " 仙股 "。

截至 2023 年 2 月 20 日,在纳入统计的 2601 只港股中," 仙股 " 就有 1449 只,占比高达 56%,此外股价高于 5 元的股票仅有 490 只,只占比 19%。这种情况和 A 股低价股较少的情况截然不同,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和香港实行的 " 特色注册制 " 有关,只要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流程较为容易,比起 A 股原先实行的核准制要简单,而且上市流程快,很多公司发行价就低于 1 港元,有的甚至在 0.1 港元左右,募集资金也在 1500 万~2000 万港元左右。很多投资者发出疑问,那 " 仙股 " 那么多,为什么港股市场还具有投资价值,被全球投资者关注呢?目前港股行情主要还是以之前介绍的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为参照标准,这些指数的标的多为质地优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小编建议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市场首先应该考虑指数基金等产品。(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对于 A 股投资者有什么启示?

虽然 A 股和港股都已经实行注册制,但是由于基本历史、金融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在细则方面依然存在差异。A 股全面注册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依然属于 " 在监管之下的注册制 ",长期来看,由于优质资产的供给增加及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A 股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逐渐凸显,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后,简化了发行条件、增强了市场包容性、提高了审核注册效率,对于营造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A 股和港股拥有不同的退市制度,所以 A 股在短期内出现大量 " 仙股 " 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上市公司数量较之前或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对于投资者而言," 炒小,炒差,炒概念 " 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提高选股眼光和专业性,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投资基本面良好,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另一方面," 把投资交给专业的人 " 是正确的选择,可以考虑正规公司和平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其他理财产品。

小编有话说:中国实行全面注册制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进步,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迎来里程碑式的变革。回顾过去,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北交所,最终过渡到全市场,在经历了 4 年多的时间后,我国对于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同时全面实行注册制也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之路的实际行动。对于投资者而言,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下单规则、涨跌幅限制以及新股申购都会有一定的变化,需要及时详细新规,小编相信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其制度优势,后续还会和投资者分享更多新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 华创证券投教基地

相关标签

证监会 注册制 a股 港股 股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