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全国新冠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
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
日产能提升 8.2 倍
“在各部门、各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冠)各类医疗物资产能产量短时间内实现大幅提升。”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日产能提升 8.2 倍,布洛芬提升 7.5 倍,对乙酰氨基酚提升 4.9 倍,有创呼吸机提升 6.8 倍,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提升 4.3 倍,制氧机提升 2.1 倍,国产 ECMO 成功获批上市。
目前,所有新冠治疗救治医疗物资产能充沛、库存充足,完全能够满足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需求。
我国将增设
约 20 支国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队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将在全国增设约 20 支国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队伍,负责重大疫情的救治和区域内、全国范围内的支援,同时,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的装备水平,特别要加强重症救治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全国一共有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40 支,分为综合救援、中毒事件的救治和核辐射事件的救治三类。为进一步做好重大疫情救治和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还要增设国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队伍。
“新冠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应急的重要性。”郭燕红说,不仅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公共卫生的应急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在应对历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当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的高质量发展,我国还要推进医疗应急救治基地的建设,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来建设医疗应急演训基地,提高在多场景情形下的医疗应急的处置能力。此外,在有工作基础的地区,建设和布局国家中毒救治的研究中心,继续推进核辐射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构建紧急医学救援的核心支撑。
关于医疗应急体系的顶层设计也会同步推进。郭燕红表示,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应急的指挥体系,明确医疗应急各部门各机构各环节的职责,推动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国家医疗救援力量的调动与支援机制的建设,建设国家、省、市、县立体化的医疗应急指挥调度的信息系统,做到指令传递快,系统反应有序,基层执行有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