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依托中国粤港澳大湾区 " 港澳药械通 " 政策,新一代靶向 CD38 单克隆单抗 Sarclisa(Isatuximab)获批先行引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其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 2 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其联合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 1-3 线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 "R/R MM")成人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 "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高发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群。在中国,MM 的总体发病率为 1.6/10 万;与西方国家情况相比,中国患者在诊断时已达晚期的比例更高,高危患者数量更多,晚期复发患者则更常陷入 " 后线缺药 " 困境。而今 Isatuximab 在大湾区 " 先行先试 " 的批准认可了该项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先进性,有望及时解决中国 R/R MM 患者的亟需用药难题,为生命带来更多可能性。
自 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即 " 港澳药械通 " 政策)实行以来,Isatuximab 是首个引进的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创新药物,也是目前 " 港澳药械通 " 名单中仅有两款用于血液肿瘤治疗的创新药物之一。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 MM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而基于 MM 不可治愈、反复复发的特点,患者每一次复发伴随的缓解率将越来越低,缓解持续时间也将越来越短,直至成为 R/R MM,为后续治疗与生存情况带来巨大挑战,也是创新药物具备临床急需性的主要原因。
此次试点引入的 Isatuximab 是一类新型 CD38 单克隆抗体,与已在中国上市的 CD38 抗体相比,具有多重机制作用;且经全球Ⅲ期临床 IKEMA 研究结果证实,与卡非佐米、地塞米松(Kd)治疗组相比,联用 Isatuximab 与 Kd 的方案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 35.7 个月,降低复发与死亡风险 42%;同时显著改善了 R/R MM 患者的缓解深度(≥ 完全缓解率 44.1%);另根据Ⅲ期 ICARIA-MM 研究数据,与标准治疗方案(泊马度胺 - 地塞米松)相比,Isatuximab 联合泊马度胺 - 地塞米松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中位 PFS:11.53 个月 vs 6.47 个月),同时显著提高了总缓解率(60.4% vs 35.3%)。
"MM 复发不可避免,因此为一线治疗采取更好的方案提升生存质量、减少复发频次,为复发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期,都是我们正在攻坚的课题。在目前 MM 复发治疗联合、转换与升级的策略下,Isatuximab 的引入为更深缓解、减少耐药带来了可能。"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表示:" 与现有 CD38 抗体结合靶点的位置不同,Isatuximab 可能带来长生存。"
此外,研究数据显示,1q21 扩增在中国 R/R MM 患者中检出率高达 66.7%,Isatuximab 可以更好地克服 1q21 扩增带来的不良预后,因此 Isatuximab 联合方案治疗带来的生存改善对中国 R/R MM 患者而言更具针对性。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指出," 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速,引入用于 MM 患者的创新药物 Isatuximab,可真正解决患者燃眉之急。未来我们希望这一创新药物可以尽快投入临床使用,进一步提升药物可及性,让更多患者能够真正受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