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戴着眼镜、脸颊清瘦白皙,文静外表下,却是一个走路带风、敢闯敢试的 90 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瑶从 2012 年起返乡扎根田间,带领乡亲们在致富道路上阔步前进。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徐瑶立足本职工作,带来了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建议。
△徐瑶
2012 年大学毕业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时,她无意间看到国家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便毅然辞职回家创业。徐瑶在新坝镇小荡村承包了 10 亩土地种植西瓜。因为勤奋肯干、头脑活络,一年不到就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 30 亩。随着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徐瑶有了带领村民一起创业致富的想法,成立了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蔬果品质过硬,合作社产销两旺,年产值达 680 万元,辐射带动 150 余名群众增收。
在徐瑶的影响下,新坝镇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眼前的成绩来之不易,但这也仅仅是开始。" 今年全国两会,徐瑶带来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建议,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在基层调研中,徐瑶注意到,宁夏枸杞、烟台苹果、五常大米、连云港紫菜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驰誉国内外。" 但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链条偏短、经营主体作用不强、品牌效应不高、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 对此,她提出了不少具体建议。
比如,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准优势项目,引进农业经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投入产出率高、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一产向二三产延伸,打造 " 特色产业 + 旅游 "" 特色产业 + 文化 " 等新业态,孵化衍生 " 传统耕作 + 观光体验 "" 现代农业 + 民俗文化 " 等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增效。实施 " 互联网 +"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制定电商标准、培育电商人才、打造电商产业链。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特色农产品 " 走出去 " 步伐,推动特色农业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激发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