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张瑜)粮食安全是 " 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 3 月 5 日下午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还提到 " 苏湖熟,天下足 "。
△ 3 月 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粮食安全一直是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问题,这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专门提到 " 苏湖熟,天下足 ",这背后有何深意?
"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强调 "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这也体现了总书记对粮食安全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对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与决心。
3 月 5 日下午的审议中,总书记进一步要求江苏在 " 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 ",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 苏湖熟,天下足 ",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北粮南调,吃大米靠东北。但是南方自己的责任田,自己还是要保。我们有 " 菜篮子 " 市长负责制、" 米袋子 " 省长负责制。现在的面积和产量,你不能再减少,不能出了问题就让国家给调粮调菜。
其实,江苏在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 " 鱼米之乡 " 和 " 天下粮仓 ",也正是 " 苏湖熟,天下足 " 所在的地方。
此次,在新时代的鱼米之乡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江苏的 " 成绩单 " 非常亮眼:粮食总产连续 9 年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牢牢将 8500 多万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江苏用全国 3.8% 的耕地养活了 6% 的人口。
△盐城市盐都区春耕
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的江苏,如何筑牢粮食安全 " 压舱石 "?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 " 三农 " 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深入实施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战略。
△镇江市现代高效农业插秧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2022 年,江苏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753.8 亿斤,首次突破 750 亿斤,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 8 位,并已连续 9 年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粮食单产 461.5 公斤 / 亩,较上年增加 1.4 公斤 / 亩,增长 0.3%,列全国第 5 位,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 8166.6 万亩,较上年增加 25.3 万亩,增长 0.3%,居全国第 9 位。
这一组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江苏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作为一个拥有 8500 万人口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不仅端牢了自己的饭碗,还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江苏的贡献。
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指导 " 三农 " 工作的第 20 个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稳扛牢稳产保供责任具体措施。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储备利益调节机制,加强粮食油料生产考核工作,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 8124.9 万亩、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当然,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科技支撑。江苏还将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培育行动,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江苏所需,下大力气攻关种子重大科学问题和 " 卡脖子 " 关键技术难题。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