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 月 8 日是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而女性健康中,乳腺健康又极为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死亡率排第五的肿瘤。如何更好地防着这位老牌 " 粉红杀手 "?
乳腺癌已成全球第一大癌,在我国年增长率很高
据 2020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占新增癌症病例 11.7%,而肺癌是 11.4%。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而在我国,据国家癌症中心 2022 年 2 月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中,乳腺癌排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我国是否也有乳腺癌成为第一大癌的发展趋势?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乳腺癌被归为 " 富贵病 ",发病率随经济发展增高。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呈持续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 2.5%,而全世界年增长率只有 0.5%。
" 在中国,在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城市,乳腺癌发病率是 60/10 万左右;在美国同等条件的城市,发病率为 110/10 万。也就是说,中国可能逐渐发展到美国的发病率水平,所以未来乳腺癌的确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癌。" 王坤教授称,至于是 5 年后还是 10 年后,则同时要看目前我国第一大癌肺癌的发病增长速度,目前不好预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教授
乳腺癌在我国有发病年轻、分期较晚等特点
专家指出,与欧美地区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有几个特点:一是发病年轻,多为 45-55 岁,比欧美早 10 年,这与人种特点相关;二是分期较晚,因为我国的乳腺癌筛查体制还没有很健全,能做常规体检的都是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和单位,很多女性基本上没怎么体检。王坤教授认为,只有将所有女性的乳腺癌筛查做好了以后,让大多数病人得到早期诊断,预后才回更好,乳腺癌整体诊治水平才能大幅提高。
目前,广州政府非常重视女性的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为 35-64 周岁妇女进行免费 " 两癌 " 检查。此外,大多数单位能覆盖女性的两癌体检,但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做得好些,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把筛查覆盖到每一个人比较困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原位癌检出率、早期占比率可评价乳腺癌防治水平
国际上以乳腺原位癌检出率作为诊疗水平的客观评价指标。据了解,全球顶尖的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检出率为 20%-25%。从 2016 年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每年乳腺原位癌检出率都在 20%,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持平。
原位癌是什么?王坤教授表示,根据乳腺癌细胞是否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癌和原位癌。原位癌即癌细胞局限性生长,癌灶没有向邻近乳腺组织侵犯,没有明显的症状,处于早期阶段;浸润性癌指癌细胞已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侵犯周围组织。
" 我们原位癌和早期诊断率与欧美发达国家一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有‘两大法宝’。" 王坤教授称,首先,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全国最早做微钙化干预的,它是早期癌的一个表现。临床上,一旦患者出现乳腺微钙化,要警惕乳腺癌的发生。其次,省医还是全国最早做微创手术的,而微创手术又是一个发现早期病变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乳腺癌一期、二期病人占比可达 60%-70%。" 全国平均水平是二期、三期病人占比 70%,我们能更早地发现了乳癌患者,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帮助。"
乳腺癌体检不但要做,还要重视后续指导
除了有没有体检,还要看会不会通过体检指导后续干预。参加乳腺癌体检的人,在发现了肿块或异常提示后,有的人恐惧要做手术或接受治疗,怕去见医生,下意识地选择逃避;也有部分人缺乏相关知识,不懂读体检报告,忽视了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提醒,甚至因为自我感觉良好,没有进行后续的专科看诊。
当拿到一份体检报告,到底该怎么做?体检报告里的乳腺 " 结节 "" 囊肿 "" 增生 " 又该怎么理解,是好是坏?王坤教授认为,体检者不必纠结报告里提到的 " 结节 "" 囊肿 "" 增生 ",可以选择忽视这些字眼,而是要关注体检报告里提到的 "BI-RADS 分级(类)"。
乳腺 BI-RADS 是临床上目前通用的对于乳腺检查分级的一个标准,主要应用在钼靶、超声及核磁报告上采用的分级标准。正规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乳腺检查报告都会有 "BI-RADS 分级(类)",这是国际标准,后续处理也是标准化的,走到哪里都一样。他着重指出,BI-RADS 分级为 4 级及以上是一定要看乳腺专科医生的;3 级的肿块进行性增大,也要看专科医生;3 级病人如果准备怀孕生小孩、有家族肿瘤病史等,更要看专科医生。" 只要把握这个原则,读懂乳腺体检报告很简单。" 后续肿块的具体定性,应交给专科医生进一步甄别处理。
据了解,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与医院体检中心建立了合作,乳腺中心会指导体检中心设置乳腺肿瘤常规体检项目,查完后有异常情况通过设立的 " 绿色通道 " 转诊乳腺中心,乳腺中心作为体检中心的强大支撑后盾,能让相关体检做得更好。" 有时候体检中心发现病人有乳腺结节,与正常组织不一样,但很小,难以确定,就带上来给我们看,通过我们专科的彩超、钼靶和核磁,很快就能筛出极细小的乳腺癌,可以很快进行保乳治疗,可能一周之内就解决了问题,术后可能免于化疗,病人的就医感受很好。"
治疗手段不断进步,药物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临床研究显示,真正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两大手段,一是乳腺筛查,二是治疗手段的进步。
近年来,乳腺癌诊疗进展很快,大大改善了患者预后。王坤教授告诉记者,当一个新病人来就诊,通常先做肿块良恶性的区分,如果是恶性肿瘤再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和分期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 手术治疗上,我们从原来要在乳房上做切口,到现在从腋窝入路乳房无痕,做隐蔽的腔镜手术;药物治疗上,包括内分泌治疗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靶向药物,还有新的化疗药物,都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靶向治疗如 HER2 家族还出现了一系列新药,包括像 ADC ‘神药’(抗体偶联药物)等的问世都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结局,就连被称为‘乳腺癌中之王’的三阴性乳腺癌里面出现了像免疫治疗这样的革命性进步。" 他进一步阐述称,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其将原来不可手术的肿瘤变为可手术,把不可保乳变为可保乳,将来还会发展到新辅助治疗让可手术病人连手术那一刀都不用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另外,对治疗较为棘手的三阴性乳腺癌,术前通过免疫新辅助治疗,70%-80% 的病人做手术时没有肿瘤了,大大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治愈率;处于 3 期的三阴性乳腺癌,原本没有手术机会,通过免疫治疗后肿瘤缩小,变成可以手术,肿块比较大不可保乳的病人,经过新辅助治疗后,可能能把乳房保住。
得益于治疗手段的进步,近 20 年,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下降 30%-50%。"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晚期乳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达 92%,与欧美发达国家一致,而国内平均水平一般为 70%-80%。"
今年 3 月 1 日,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很多乳腺癌治疗药物进入医保报销,帮助了部分原本治不起或治了以后有经济困难的病人,而且覆盖面非常广,是病人的福音。" 比如 CDK4/6 抑制剂纳入了医保,内分泌治疗药物氟维司群的医保支付范围也扩大到与获批适应症一致,报销范围更广了,大大降低了乳腺癌治疗的‘经济毒性’。"
"70%-80% 的乳腺癌病人是可以治愈,即使不能治愈的病人也能把它能变成一个慢性病,所以得了乳腺癌不可怕,重要的是得到正规的好的治疗。" 王坤教授如是说。
Tips:
专家建议:乳腺体检以筛查为基础,自检为补充
王坤教授建议,女性可以筛查和自检相结合做乳腺检查:女性 40 岁之前一年做一次彩超,40 岁以后一年做一次彩超 + 一次钼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无论年龄,都要加一个乳腺核磁共振。检查结果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穿插每个月的自检。自检主要是摸一下有无肿块,乳头有没有溢液,表面皮肤有无凹陷,两侧乳房软硬度是否一样等。" 乳房自检能摸到的通常已经不是早期肿瘤,因此自检不能作为基础筛查,而是补充。"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推出了 " 乳腺健康计划 ",加入计划者要到乳腺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全方位地接受生活方式的改造、定期体检的安排、发现肿块早期干预、遗传基因突变患者必要时做预防性切除,在这样的体系和保障下,终身不得乳腺癌不是梦。据了解,目前已有数千人加入了该计划。"
在这个社会中,女性们承担着多种角色,妈妈、妻子、职工等,但却很少有时间做真正的自己,更是少有时间关注自身健康。王坤教授建议,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或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女性也要多关爱自己,定期做健康体检很必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