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3-14
李宗光的万亩良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李宗光是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技师。10 年前,他带领合作社,在农安县率先购买免耕播种机,应用保护性免耕播种技术,托管农户土地。目前,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近 1.1 万亩。

万亩田有多大?站在大地上,透过层层树木,一眼看不到边;坐着越野车,蜿蜒曲折也跑了近一个小时。

李宗光说,这就是他为之奋斗 10 多年的 " 战场 ",也是 " 耕地中的大熊猫 ",它的每一寸都承载着科技的基因和政策的血脉。

冬已逝,春可期。初春的田野,阳光普照,春风荡漾,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清晨,薄雾刚刚散去。奔跑在凹凸的田埂上,土地松软,泥土飘香,隆隆机器声打破了沉静的大地。

" 这万亩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土壤通透性强,玉米抗旱抗涝,1 公顷地打粮 2.5 万斤左右,节约成本 1000 多元。" 李宗光指着一垄垄黑色的土地说,去年秋天玉米收割后,便进行了秸秆还田处理。这样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和根茬覆盖地表,减少了土地翻耕,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同时,播种采用了六行免耕播种技术,相比传统免耕播种,效率提高近 3 倍,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这就是我们丰收的最大底气。" 李宗光声音振奋。

驶出田埂,奔跑在田间小路上,一辆辆挖掘机正在路边作业,场面热火朝天。

" 以前,这些田都由农户各自经营,如同一盘散沙,大家各自为战,公共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基本无从谈起。" 李宗光说,合作社采取黑土地保护土地托管模式,受到农户的欢迎和认可,目前带动种植户 400 余户和脱贫户 35 户。合作社对托管土地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将原来的水沟、田间路、" 磨牛地 " 平整好,建成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示范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实施利用率。同时,合作社还邀请农资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对托管土地统一管理和服务,粮食产量平均增长 10%。

" 合作是农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推行黑土地保护土地托管模式,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更强。" 李宗光说。

驶离田间,奔跑在乡间公路上,一辆辆农资运输车快速闪过,驶向前方。

" 备春耕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场‘战役’,更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 李宗光说,目前,合作社的全体员工正在进行机器维修和养护,确保春耕生产万无一失。合作社共有免耕播种机、拖拉机、深松机、条耕机、玉米收割机等农机具 40 余台套。所有这些农业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积累,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久将来,合作社将真正实现耕、种、收、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从而推动粮食规模经营走上持续发展轨道。

" 实现全程机械化,既解决了土地零散问题,又解放了劳动力,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李宗光大声说。

登上一处山坡,山顶立有 " 岳王城古城 " 石碑,相传渤海王国时期,有一位叫岳王的贵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池。山下,是奔流的松花江环绕的万亩良田。

" 未来几年,我要与农户深度合作,让这山上山下土地连成一片,让农民的收入再翻一番。到那时,岳王的‘八百里’城池,将变成富民的‘八万亩良田’。"

李宗光用力地挥着手说。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托管 技师 越野车 基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