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今年 66 岁,今年初老房子拆迁获得拆迁款 100 万元。对于从天而降的拆迁款的处理,张大妈两口子犯了难。存定期吧,目前的利息不高;炒股票吧,两口子也不懂行情。正当他们犯难的时候,小区里广场舞队伍的李大姐给她支了个招:买理财啊。李大姐告诉张大妈,自己从几年前开始一直购买 A 公司客户经理小王推荐的理财,收益一直在年化 7% 以上,特别靠谱。张大妈听了很是心动,于是在李大姐的引荐下,从客户经理小王处购买了 100 万 R4 级的理财产品,购买时张大妈反复询问客户经理小王,对方均表示安全可靠无风险,并且上门服务,指导张大妈在手机银行端购买了该理财,风险测评及购买全程由客户经理小王亲自操作。最终,随着市场行情的一路走低,张大妈理财到期后亏损了 3%,张大妈两口子叫苦连天。
本想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增加拆迁款的保值率,没曾想最终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张大妈夫妻俩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针对张大妈这种情况,宁波银行提醒广大老年市民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理性购买、看清政策
2018 年 4 月 27 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该规定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资管新规打破 " 刚性兑付 ",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就像买股票,基金一样,投资者自负盈亏。理财产品承诺的保本保收益,已正式成为过去,理财产品收益率浮动甚至出现本金亏损将是市场的常态。无论是正规银行还是其他财富产品销售公司,满口承诺绝对安全才是最不安全的说辞!
二是要理性选择、看清产品
理财产品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谨慎型产品 ( R1 ) 、稳健型产品 ( R2 ) 、平衡型产品 ( R3 ) 、进取型产品 ( R4 ) 和激进型产品 ( R5 ) 这五种,数字的增加代表风险的加大。理财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规定老年客户不可以购买 R4 级别的理财,但在销售环节,销售人员需认真向客户揭示产品风险,明确告知老年客户产品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不得夸大收益或隐瞒风险,老年人也需要在相关承诺书上签字确认。销售端要遵循风险适配原则,向老年客户推荐风险匹配的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也不建议选择风险等级较高的理财产品。切忌为了追求高收益,购买了超过自身承受范围的产品,一旦发生亏损,身心俱伤。根据 2023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安全保障权】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老年客户无法判断外部机构的正规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可直接选择前往正规银行网点完成双录后进行购买。
三是要理性操作、保持警惕
买卖双方应本着风险适配、双录到位的原则,老年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方面要亲自完成风险等级测评,根据自身实际风险等级测评结果购买对应等级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不得为了调高风险而引导老年客户答题或代客答题;另一方面购买过程需全程录音录像提示风险,充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没有双录,在维权环节也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老年客户在双录过程中如遇听不明白的地方,可要求销售方解释情况,确保本人全部知晓产品的风险情况,再购买理财产品。
宁波银行提醒:老年人购买理财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且购买时必须在正规机构完成双录,切不可为了追求高收益铤而走险。同时,在购买金额上适当控制资产占比的分配,可考虑与储蓄存款、国债等稳健型产品搭配持有 ,守住钱袋子,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晚年。
(宁波银行无锡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 周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