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3-16
“杯酒英雄君与操”——刘禹锡与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刘禹锡一生寄情诗酒,在他流传下来的八百多首诗歌中,有不少地方写到酒。与刘禹锡诗词中表现出的尖锐的批判与讽刺的锋芒相对称的,是他在写到酒的时候,不是哀伤悲戚,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借着酒 , 抒发出一种积极奋发、乐观旷达的气概。这在古代文人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联系到他长期被贬谪边远、坎坷磨难的一生,更是难得。这方面的代表作,当然得首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

元和十年,刘禹锡暂时结束了被贬谪的生活,北返洛阳,途经扬州 , 他的朋友白居易设宴款待他 , 并为他慷慨悲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深深为朋友的劝慰和同情所激动,他即席献上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而又荒远,我被弃置在那里二十三年,但那毕竞是过去了。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感激你为我吟诗一首,让我们喝干这杯酒吧,凭借它振作我们的精神。

这里不去全面评价白居易和刘禹锡,仅就这两首诗来说,不得不承认刘禹锡的格调更高昂一些。他的这种心境在《昼居池上亭独吟》中也有所表述 :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刘禹锡认为饮酒不仅仅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消愁,而是为了调节精神。与上面两句联起来 , 他要接受 " 蜂教诲 ",勤奋努力,他要取法 " 鹤仪形 ",进德修身,这些都是反映了诗人美好的情操。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 在刘禹锡诗词中不时流露出来,如 " 芳林新叶催陈叶 , 流水前波让后波 "、" 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

悲秋差不多是古代文人的一个传统,刘禹锡则不然,他的《秋词二首》、《秋日送客至浅水择》、《始闻秋风》、《望洞庭》等诗篇中,一扫逢秋悲寂的情调 , 给人一种豪壮的感受。当然他有时在写到酒的时候也夹带出悲伤 ,

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本来想开怀畅饮 , 不诉说别离的愁苦,不把远别放在心上,不料酒劲上来,反而引起了悲伤。但是,就这个悲字,也不完全是伤心,这里也透出一种悲愤。

还是白居易是他的知己,在他死后,白居易对他作了公正的评价: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刘禹锡生活在唐的中叶,他所参加的 " 永贞革新 " 的政治斗争触犯了专权的宦官、割据的方镇以及族大宫僚的利益 , 遭到他们合力反对。那样庞大的专制机器压下来 , 是谁也难于承受的 , 他不能不感受到压抑的痛苦。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这时他刚刚结束被贬谪的生活回到长安,他满以为这回可以在京师久住,不料只隔几个月又因诗得祸,刺往连州,真是可怕的文字狱。在他赴连州途经洛阳的时候,朋友们为他饯行。作为答谢,他在席间写了这首诗。我又被贬到最远的连州了,那里边鸿不到,只有水向南流,今天席间和朋友们在一起,暂且举起酒杯尽情地欢笑吧,明天辞别诸位,每走一步便增添一层忧愁。

刘禹锡诗词中多次写到酒旗。"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堤上行三首之一》;"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堤上行三首之三》;" 城外春风吹酒旗 , 行人挥袂日西时。"《杨柳枝词九首》。长途跋涉的游子,在困乏的旅途上,远远看见了酒旗,那一定是感到份外的亲切。诗人的视野里多次注意到酒旗,大概也是他空寞的心境的流露吧 !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