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启新程,新笔著新篇,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华丽起航!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铺展万千气象的壮美画卷,更须奋斗与实践。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长春市委网信办与新华网吉林频道联合推出 " 长春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 栏目,聚焦 " 六城联动 "" 十大工程 "" 四个服务 ",全面展示长春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的积极作为。蓝图美、方向定、路径清、信心足,长春甩开膀子加油干!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担负着开辟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的历史使命。在培育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提供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方面,长春如何做?
实施科技创新项目
近年来,长春市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在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上求突破,强平台、育主体、促转化、聚人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吉林创新型省份和长春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问题,引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高质量发展。
长春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春新区全力打造 " 政产学研金介用 " 高度融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逐步形成了 " 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成果产业化 + 科技金融 + 人才支撑 " 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长春新区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按照《长春新区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梯度培育计划》,他们将引导中小企业坚定不移走 " 专精特新 " 发展之路,争取用 3 年左右时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50 家以上、省级 " 专精特新 " 企业 200 家以上、市级 " 专精特新 " 企业 500 家以上。
2018 年长春市就已正式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在《2021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长春市位列全球科研城市第 37 位,居东北地区首位。2022 年,长春市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第 35 位、长春国家自创区获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增长 2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980 户、" 专精特新 " 企业达到 1037 户 …… 一组组创新的数据,一个个亮眼的成绩,对于长春的科技创新而言,实至名归。
长春新区航天信息产业园 新华网发
目前,长春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2286 户,增长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1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个;在长春的 12 所重点高校院所产出科技成果超过 1.7 万项,全市累计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1900 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30 余项、省级科学技术奖超过 960 项,先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100 余项。
构建高新科技创新平台
2022 年,长春市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相继获批挂牌,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纷纷涌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型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球科研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增强。
长春新区是长春 " 六城联动 " 中科技创新城的主战场。科技创新城启动建设以来,长春新区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 50 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 100 家,建立各类产业园区 40 余家、孵化载体 50 余个,每年计划吸引毕业生 1 万人、引进产业项目 100 个以上 …… 为科技创新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创新资源保障。
目前,仅长春新区就已培育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322 户,占全市 32.8%,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23 户,占省市比例分别为 38.3% 和 57.5%。
日前,长春新区发布了《长春新区建设 " 科创之区 " 行动计划》,2023 年,长春新区将大力实施 " 搭平台—育主体—聚要素—建链条—促产业—优布局—扩开放—强治理 " 八大任务,助推长春科技创新城高质量发展。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网发
在技术创新方面,鼓励企业抢抓 " 六城联动 " 机遇,积极引入创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加快布局、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产品从产业前端、技术尖端走向价值高端。
在主导产业方面,聚焦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由班子成员挂帅的 " 链长制 ",实行产业链 + 创新链 " 双链包保 ",坚持龙头企业牵引,特色园区承载,招商、项目、扩能协同发力,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用好人才 " 第一资源 ",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让科技人才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建功立业,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长春人才创新港 新华网发
3 月 2 日," 长春市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万千企业人才服务提升工程 "" 五优 " 服务进校园春季系列活动深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紧密链接长春 "1+6" 重点产业——汽车产业,活动上各企业为了把握人才 " 引育留用 " 契机,提供了与汽车专业相关的软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等 2600 余个优质岗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岗位对口率极高,企业与人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环境、创新环境、发展环境;优化人才结构,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集聚培养一大批适应长春产业发展的劳动者,支撑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着力将长春市打造成为全省、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和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来源:新华网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