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 11 月份以来,我国央行连续 4 个月购入黄金,至今年 2 月份累计增持黄金 102.02 吨,仅次于土耳其,成为 2022 年以来全球第二大黄金增持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 2050.34 吨,折合 1202.83 亿美元,占我国储备资产总额的 3.63%。
这是自 2019 年 10 月份以来,我国央行首次增持黄金,也是自 2008 年黄金储备占比达到 0.86% 最低点之后的又一次增长。从全球来看,2022 年是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的大年,购金速度是 1967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再次凸显了黄金良好的保值增值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尽管上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的货币属性被逐渐淡化,各国纷纷锚定美元展开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不过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美元 " 世界货币 " 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黄金由于其 " 历史的惯性 ",逐步引起各国的重视。
首先,黄金是储备资产多元化和安全性的保障。2022 年俄乌冲突以来,美国通过金融手段制裁俄罗斯,冻结其美元资产,使得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各国认识到储备资产去美元化和多元化的重要性,此时央行增购黄金,对美元资产进行替代,是资产配置的最优化选择。根据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的数据,2022 年 1 月份至 11 月份,中国连续减持美债 1901 亿美元,占我国所持美债总额的 18%。同期各国所持美债总额也有所减少。
其次,黄金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有着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率。自 2018 年以来,黄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 6%,高于同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这使得增持黄金成为一个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当前黄金价格处于震荡上行态势,抛售一部分美元资产换购黄金,一方面能够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投资收益率,促进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再次,黄金是对抗 " 弱预期 " 和金融风险的最佳资产。经济复苏乏力,俄乌冲突、债务问题和金融市场波动仍有可能对经济造成冲击,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后,通胀仍可能卷土重来,世界经济仍处于滞胀边缘。近期的硅谷银行事件和瑞士信贷事件给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又带来了金融风险,随之金价飙升,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价格一度突破 2000 美元关口,3 月份以来黄金价格上涨超过 6%,显示出黄金在金融风险中的强大避险能力和投资价值。此时央行增购黄金能够较好地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央行连续增购黄金体现了我国灵活应变、相机抉择的政策思路,促进了我国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的提高。由于我国黄金储备占比仍然较低,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提高其占储备资产的比例,以促进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提升保值增值性,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此外,黄金作为最后的国际支付手段,也是人民币信用的重要保障,增加黄金储备也是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有效路径。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