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03-29
5万张照片记录不老爱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有一支师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 圆梦计划 "团队,这支志愿服务团队走遍全国 30 多个地区,用近 5 万张婚纱照为 1400 多位老人记录了他们的不老爱情故事,8 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在校学生在这个团队中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化妆、拍照、编写爱情故事,这支百余人的学生团队每年的寒暑假或者课余时间里都会去到省内外的农村、社区、敬老院里,寻找有补拍婚纱照需求的老人,为他们免费服务。

这支团队以最朴素的方式,跑着一场最浪漫的接力,而这场接力的初衷来自于团队创始人—— 85 后青年教师余进文的一个遗憾。

余进文: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家里就没有遗像,家里翻箱倒柜都找不到一张,最后是用身份证上的照片 P 了一张,当时对我触动蛮大的,心里还是很愧疚。所以 2014 年,我们参加团中央的首届志愿服务大赛,我就有个想法是给老人拍遗像,不过后来我们团队论证,发现老人还是比较忌讳死亡,遗像这种词,就想能不能拍其他形式的照片。

" 圆梦计划 " 团队 负责人 余进文

余进文想到不少老人年轻时,由于条件所限,结婚时也没有机会好好拍个照,一张照片或许留不住什么,但至少能定格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岁月,最终大家决定将给老人补拍婚纱照作为志愿服务内容,而这一拍就是整整八年多。

余进文:八年前,刚刚成立这个团队时,我们就在想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要想能长久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要满足三大需求,第一是社会的需求,就是你做的事情是社会正能量的事情,第二就是你的受众对象的需求,他是真正需要你的志愿服务的,第三是学生志愿者的需求,如果说这个事情只对别人有益,但是学生在其中没有参与感,没有获得感,那我觉得也不会有这种接力。

圆梦计划团队大合照

八年多来,圆梦计划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婚纱,余进文找到开婚纱公司的同学 " 化缘 " 了 70 多套二手婚纱;不懂摄影技术,便想办法让有经验的同学课后培训;没有经费,团队成员就在校内开办 " 跳蚤市场 ",把闲置的衣物、护肤品、考研资料低价出售。经过不断的摸索,现在的 " 圆梦计划 " 团队已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团队的足迹遍布了全国 30 多个地区,在他们的镜头下,1400 多位老人得以免费补拍婚纱照,圆了年轻时的梦。

江夏区老人周国荣:当时(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地方拍婚纱照,两个人结婚就在一个小照相馆坐着照张相,结婚证上一贴就行了,也没有那个环境条件。

秭归县老人谭维德:(拍的照片)好看!他们的服务热情很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除了老人们得以圆梦外,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自我价值。2022 年圆梦计划团队的总队长李立月是一名广播电视与编导专业的大四学生,参与圆梦计划的三年时间里,他见证了六七十对老人的爱情故事,他告诉记者,圆梦计划让成员们的爱情观更加成熟,而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圆了老人们的婚纱梦,则让自己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李立月: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十支队伍正常运转和招募队员,也担任分队长的一个职责,会参与到拍照拍视频,因为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嘛,然后自己也有相机,也是专业促使我更好上手,来进行服务。

李立月目前已经成功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辅导员,他也成为了圆梦计划团队的顾问团成员,在今后圆梦计划的人才培养上共享经验、贡献力量。和李立月一样,不少来自艺术与传媒、人文等学院的学生们,在团队中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他们利用专业所长担任拍照摄影、文案策划、统筹协调等各类职责,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专业技能,正成为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探索中的一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党总支书记 卢潘:

卢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来讲实践环节就是对学生一个很重要的锻炼,其实就像我们学院有摄影专业,有播音主持专业,这些专业正好也可以和它结合起来,现在分工就很明确了,分摄影的、后期的剪片子的、包括化妆的。再一个作为我们老师来讲,也愿意学生在这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拍摄过程中,它其实也可以得到专业上的一个更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也是一个技能的提升。再一个在奉献的过程中,他的整个精神也会得到升华。

更多新闻链接

来源:《市民直通车》、" 圆梦计划 " 团队

相关标签

志愿服务 中将 创始人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