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3 年 3 月 28 日,电影《不止不休》正在全国热映,影片讲述了一位报社实习记者试图通过一篇新闻报道改变约一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者命运的故事,片中谈及的乙肝群体和乙肝歧视问题也再次引起热议。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乙肝患者组织益友互助公益负责人成卓,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学专家庄辉,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电影《不止不休》导演王晶
《不止不休》在拍摄中,剧组选择了真实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参演,乙肝患者组织益友互助公益负责人成卓便是其中的代表。成卓介绍,电影里乙肝相关的内容是根据 2003 年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当时在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乙肝歧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 年人社部、教育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 " 乙肝五项 " 的检查,乙肝感染者在求学、求职上面的权利才得到了一定改善。
" 然而,对于乙肝群体的社会歧视还是长期存在。" 成卓分享道,"2019 年由益友互助社群发起、671 位乙肝感染者参与的调研结果显示,58.7% 的乙肝感染者希望获得减少就业歧视的相关支持,有近半数乙肝感染者表示无法做到自我认同,想要获得自我接纳的帮助或心理辅导。"
谈及乙肝歧视,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学专家庄辉认为,乙肝歧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众对乙肝的误解,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偏差。母婴、血液和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乙肝病毒并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生活、工作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为此,庄辉院士呼吁道:" 面对乙肝,我们应该正视这个疾病,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才能减少社会上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另一方面,乙肝感染者也应该勇敢面对疾病,不焦虑不漠视,积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除了歧视,低治疗率是横亘在乙肝感染者面前的又一挑战。慢性乙肝是发生肝硬化,甚至是演变为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据估计,2016 年我国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6.1%,慢性 HBV 感染者为 8600 万例,其中约 2800 万例是需要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但治疗率却只有 17%。
日前发布的 2022 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更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以进一步减少相关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病相关死亡。本次指南更新强调,以下人群只要血清 HBV DNA 阳性,无论其谷丙转氨酶(ALT)高低都需要尽早抗病毒治疗,这些人群指的一是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二是年龄大于 30 岁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三是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的,四是有 HBV 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 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的感染者。
庄辉院士解释,扩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坚持规范治疗,才可以让更多慢性乙肝患者长期获益,延缓或减少乙肝相关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22 年发表在 BMC Cancer 的研究数据显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进行抗病毒规范治疗 5 年后,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可下降 50% 左右。庄辉院士表示,现有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耐药发生率低、可及性高等特点,是我们进一步扩大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基础和保障。
据了解,该影片由吉利德科学提供公益支持。自从 2017 年开始在中国运营以来,吉利德已将病毒性肝炎、HIV 防治、抗真菌感染、肿瘤学领域的多款创新药物引入中国,并通过医保准入不断提升患者治疗的可及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