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闲踏青,常背起相机窜到乡间,找找原生的感觉,寻觅乡音。每每举起镜头,随处可以捕捉到鸟窝。开始还未加留意,拍下来图个好玩罢了,并不觉稀奇。时间一久,拍鸟窝便成了习惯。
来到村里,过路的老者看见拍鸟窝,凑过来说,这种东西都给它照相啊,多得很,怕你照不起哟!老者有些不以为然地笑笑,继续赶路而去。儿童在泥地里一颤一颠逍遥而来,见有人照相,凑到我身旁看个究竟。看到镜头里的鸟窝,嘻嘻嘻笑起来:" 真好看!" 孩子的脸像一枚圆圆的鹅卵石。
村里高大的椿树、皂夹树、白杨树上随处可见枝丫上稳端端地筑着一个鸟窝。村公路旁一块一块的地里、房屋四周的石旮旯上,只要是高高的大树,都可寻到鸟儿栖息的家园。这些大树的树枝这个时候通常光溜溜的,大抵发出的芽还小,鸟窝就分外显眼了。远远地听到喜鹊欢叫,只是不现身影,它们的歌唱散落在村子上空。
这些鸟窝,是喜鹊从别处衔来枯枝,一根一根颠搭堆积而成的,这样的建筑虽没有木匠的钉铆那般牢实,但是在平常的日子中总是经得起检验,日晒雨淋中容得下一家老小。心里不禁要痒痒地感叹:要是我能够住在里面,也会是冬暖夏凉啊!是的,它们就住在人们的肩膀上,住在人们的心中,离人们很近,和人同在一个村落。要不我们怎么能够看到一棵树上会有一到三个不等的鸟窝呢。
走过乡间,鸟鸣和蓝天一样清丽透明,不染杂尘,不娇嫩做作。听起来心情爽朗,舒畅,惬意——不忍惊动它们。无论是春夏秋冬,树上的鸟儿和鸟窝,都是一幅格调轻快的画面。而艳阳温软的春日里,鸟儿们和枝芽一起升腾,一起蓬勃,一起张开翅膀,迎接又一个绿叶纷披繁花缤纷的季节。
鸟窝,驻守着乡间的那份宁静;鸟鸣,是一种乡音。
来源 黔中书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