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乌蒙山,滔滔北盘江;俨俨长征迹,灿灿 " 三线 " 光。在 " 中国凉都 · 康养水城 " 这座 " 三线 " 血脉赓续之城、这方 " 三变 " 改革发源之地,勤劳的人民繁衍生息,丰厚的文化薪火相传,崇德向善深入人心,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孕育出了一个令凉都莘莘学子仰慕的求学胜地——六盘水市第七中学。
目标——举旗定向创办 " 力行教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以 " 党员示范岗 " 立标杆,以 " 党员示范教研组 " 树形象,打造党员队伍建设新品牌,学校党总支在 2020 年和 2021 年连获 " 六盘水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 荣誉称号。坚决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牢固树立 " 依法办学、师生为本、民主参与、共建共育 " 的治校理念,尊重师生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加强班子建设,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运行机制,突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式品牌化发展。紧紧围绕 " 登高力行、铸能成器 " 的办学理念,秉承 " 登攀有为,志存高远 " 的校训精神,坚持 " 树德、树能、树人 " 的办学思想,坚持 " 五育并举 ",以 " 力行教育 " 为特色,培养健身心、善学习、有特长、怀理想的现代中学生,向着 " 水城区内一流、跻身六盘水市高中 B 组前列,贵州省内有特色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这一目标大踏步迈进。
保障——固本培元建设 " 力行校园 "
教育教学,保障为先。水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 " 申示 " 工作,于 2021 年 12 月将六盘水市第七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 2022 年全区的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加大政策、人才、资金支持力度,为学校 " 申示 " 开辟了 " 快车道 "。近年来,周恩来励志馆、图书室、校史馆、体育综合楼等重大教育项目全面完成," 智慧校园 " 建设进展顺利,各类教室、功能室、办公室一应俱全,图书、计算机、仪器设备等应配尽配,办学条件提标升格,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深入推进。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示范校 "" 贵州省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 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 " 等数十项荣誉称号,被列为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试点校,逐渐成为学生成才的新摇篮、教师成长的新平台、凉都教育的新高地。
耕耘——引凤育凰培养 " 力行教师 "
内涵发展,师资为要。学校高度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引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逐步扩大名师群体影响力,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支幸福感强、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目前,全校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 253 人,本科学历达标率 100%;成功创建省、市级名校长工作室 3 个,培养省区市各级名师、乡村名师、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和骨干教师 139 名,获得市区各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奖励表彰 71 人次;共完成省级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30 项,区级课题 14 项,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 6 项。近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省、市、区奖励 170 人次。2022 年,陈佳龙老师荣获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作为贵州省高中化学教师代表参加全国比赛。
十载耕耘,泮水映辉。兢兢业业的七中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诸如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受到贵州省委表彰并入选 " 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 " 的李玉恒校长,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黄浩老师,凉都优秀教师王芳芸、徐宁,以及杨霞老师等一大批敬业爱生、甘于奉献的教师典范。他们,仅仅是七中教师群体形象的缩影,正是他们的平凡与非凡,丰富并铸就了七中人民教师的师魂。
崛起——搭梯垒台放飞 " 力行学子 "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自 2011 年创立至今,十一年砥砺前行、拼搏奋进,着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学生发展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科输送率由 2017 年的 16.0% 快速提升到 2022 年的 56.8%。五届高考,共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本科高校输送近 3900 名学生。2019 年和 2021 年,在六盘水市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获同类学校低进高出综合质量奖第一名;2021 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 550 人大关,被列为全市高考成绩 " 低进高出 " 最突出学校,多次被六盘水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大会上公开表扬;2022 年 5 月,在德江召开的全省普通高中发展暨教育质量提高工作现场会上,市七中作为全省 478 所高中学校中成绩提升最快的前 10 所学校之一,获省教育厅通报表扬。
学校在全力备战高考的同时,全面加强美育体育工作,大力开展艺体实践体验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兴趣爱好,发展自身个性特长,每年通过全省联考的艺体类特长生均达到近 300 人规模,众多学生经过专业培养被北京体育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录取。2017 年学校的王健敏、杨芳艳、祝娟入围星光大道贵州赛区全省 30 强。2021 年我校毕业的蒋先贵同学在大型流行音乐原创节目《明日创作计划第五季》中获得全国最强厂牌(全国总冠军)的好成绩。2022 年我校曹湫豪、陈方静两名考生更是于两万体考生大军中,取得贵州省高考体育专业考试 " 第一名 " 和 " 第三名 " 的佳绩。
攀登——铺路架桥推广 " 力行模式 "
学校作为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内第一家成功创建 " 周恩来励志班 " 的单位,制定了《六盘水市第七中学 " 周恩来励志班 " 特色项目建设规划》,以 " 周恩来励志班 " 为重要抓手,全力构建 " 整合式力行德育体系 ",在六盘水市第十九中学、水城区第六小学、米箩镇米箩中学等结对帮扶学校,积极探索推广应用德育校本课程。同时,依托学校成功创建 " 六盘水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 水城区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 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周恩来励志展厅、恩来励志班等工作载体,积极向全区各中小学校推广,多种渠道推进优质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区域内学校可持续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党的二十大吹响了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前进号角,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 " 七中人 ",将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聚耕耘之力,壮攀登之行,以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以评促提升,办水城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贡献 " 七中力量 "!
文 / 曾瑜 刘泓 图 / 聂康
编辑 黄聪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