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跨区域联动,探讨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4 月 1 日,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市第九中学承办的 " 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民乐项目 " 学术研讨活动,在南京市第九中学震旦校区举行。4 月 2 日,各校还将合作,在九中举行音乐会。
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民乐项目学校是 2022 年 5 月由南京市教育局授牌成立的,共八所。牵头是南京市第九中学,共同体学校有: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南京市小营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南京市南昌路小学、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
研讨会由分管体育艺术的南京市第九中学校务委员范铁铭主持,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张翼飞致欢迎词。共同体以南京市第九中学民乐特色发展为示范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大力支持南京市民乐特色发展教育。本次研讨八所共同体学校,就民乐联盟成立之后的民乐课程理念和成果展开交流,结合南京市教育局文件中 " 六个一 " 与 " 两个百分百 " 的要求,表达了民乐项目美育浸润课程的建立是探索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提升教师民族音乐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八所学校分别从课程研究背景、课程开发路径和课程开展成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共同探讨民乐课程美育浸润新境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老师介绍," 附小爱之声民乐团 " 按照学段分成 "A 团 " 和 "B 团 "。不仅有校外的名家和专业演员负责专业教学。带队老师是三名有活力的年轻教师,分别是扬琴、古筝和二胡专业,带队老师也能够参与到各专业教学中。南京市南昌路小学三十多年来,坚持民乐艺术教育之路。学校坚持民乐课程特色化、国家课程艺术化、综合课程活动化、场馆课程民族化,让儿童拥有艺术化人生,为儿童过艺术化生活奠定基础。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副校长焦志华介绍,在九初,不仅民乐团的孩子受到民乐的熏陶,所有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接受民乐普及教育。
作为牵头学校,南京九中的音乐教育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范铁铭介绍,近三年音乐省统考前十名几乎有一半是来自南京九中,最近又有两名学生通过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校考。南京九中文艺中心杨芳老师介绍,作为牵头学校,不仅会和专家一起参与联盟初中和小学的训练,也会邀请老师们来参加九中的训练。对小学和初中民乐团的孩子,未来想走艺术特长生之路的,也可以升学到联盟学校。这不仅为高一级学校提供了优秀的后备力量,孩子们也能从小打下好的基础。
△著名指挥家张伟
活动现场,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敏进行了专业指导点评。江苏省民族乐团指挥张伟老师(国家一级指挥),为全市音乐教师展示民族管弦乐的排演指挥艺术,现场示范学生团队为南京市第九中学民族乐团。
通讯员 王艳飞 刘奕廷 现代快报 + 记者 黄艳 / 文 施向辉 / 摄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