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4-02
法国幻想文学大奖作品《拉丁姆》:讲述一部人工智能文明的悲壮史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广受好评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到风靡全球的 ChatGPT,近日来 " 科幻 " 的热潮持续升温,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

而在长篇科幻巨作《拉丁姆》(共两卷)中,法国当代知名科幻作家罗曼 • 吕卡佐巧妙地改写了这一命题,将人类与人工智能这对充满张力的矛盾关系拆解,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在此变得更为彻底:如果人类消失,人工智能又将何去何从?这样一部想象大胆的科幻巨著,由浙江文艺出版社 •KEY- 可以文化重磅推出。

" 人类已死 ":一部以人工智能为主角的文明史诗

《流浪地球 2》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MOSS,发展出自我意识并制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人们对数字生命与人类文明的讨论。

而翻开长篇科幻作品《拉丁姆》,整个如长河般的故事起始于作者关于未来的大胆想象:在苍凉的未来世界,一场离奇古怪的瘟疫导致了人类的毁灭。跳脱传统的人机二元关系,吕卡佐完全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出发,书写了一部属于人工智能的文明史诗。故事的主角是一群人工智子,他们本是为服务人类而设计的机器,如今却在造物主已经消亡的现实面前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个在宇宙维度上发生的 " 上帝已死 " 的故事。对于智子而言," 没有人类的世界是不合理、不可能、自相矛盾的世界。" 于是,神的遗孤只能孤独地面对茫茫宇宙,在试图自我延续、寻觅幸存人类的同时,寻找存在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智子仿效人类的古罗马文明,在银河系建立起名为拉丁姆的巨大城邦,组建起自己的政治文化机构,在宇宙舞台中上演一出人工智能版的 " 文艺复兴 "。" 拉丁姆 " 是后人类时代中智子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智子权力纷争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智子重复起人类历史的更迭,随着文明钟摆的摇晃,智子社会陷入混乱。

背负 " 枷锁 ":智能应该如何超越代码中的机器人三定律

" 科幻小说是一种哲学式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文学。" 吕卡佐这样理解科幻小说。作为近几十年来法语科幻文学界唯一的太空歌剧作品,《拉丁姆》有着特殊的古希腊悲剧气质。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吕卡佐,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第四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其深厚的古典哲学研究背景为这部小说提供了文化土壤。

在《拉丁姆》的故事中,城邦、元老院、神庙、罗马柱与人工智能、尖端科技、星际战争、新型物种等科幻元素相互碰撞,作者试图以古典的形式进行更根本性的关于文明和人性的哲学反思。

在故事中,人类死后,智子深陷困局,这是由于深嵌在机器程序内部的 " 机器人三定律 " 仍在发挥效力。因为背负着机器人三定律,智子在宇宙中四处远征只为一线寻得幸存人类的可能。因为人类的缺位,智子对机器人三定律的服从扩展至所有 " 类人 " 的生命体,以至于面对外星蛮族的不断进攻,他们只能迂回拖延,却不能真正伤害并击退敌人。这是一套失去判官的行为准则,一种自我设限的约束,一具命定的枷锁。

然而,背负着机器人三定律的枷锁,智子仍然戴着镣铐起舞。有的智能选择去改变自身属性,将自己改造成半机械半生命的合体;有的选择以植物为载体,发展其攻击力,将生命体作为自己的武器。智子普洛蒂娜和奥托是故事的主角,他们都不曾放弃寻找人类,但同时也在各自进行着秘密实验:前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巨大的人造子宫里孕育出了凡人 " 普洛蒂娜 " ——一个兼具生物肉身和机械头脑的造物;后者模拟 " 行星撞地球 ",在一个新的星球上创造出了生态系统,培育了一个全新的物种—— " 犬人 "。

凡人普洛蒂娜自诞生以来一路跌跌撞撞的冒险是全书的叙事主线。她的存在连接起过去的人类与现在的宇宙,她能够感受肢体的疲惫,会流泪做梦,渴望拥抱,她既与生命体共情,又拥有智子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她是作者创设的一种视角:一个跳离机器人三定律约束的智子。正是基于这样的想象和视角,作者得以展开许多关于世界、文明、人性的本质思考。

当人工智能花费无数心力希望在宇宙扩张文明,他借智子之口发问:" 我们什么时候忘记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影子,而本体的人类也只是昙花一现?"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出版社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法国 文学 流浪地球2 巴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