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长春市
2022 年 8 月 23 日,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设置开闭幕式、电影评奖、电影展映、电影论坛、致敬 " 摇篮 "、群众文化六大单元主题活动,评选出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等 10 个奖项 ……
镜头二:梅河口市
17 天,国风古韵的东北不夜城横空出世;25 天,五奎山雪世界打造冰雪乐园;66 天,梅小野知北村对外开放 ……
2022 年初以来,按照中央和我省 " 十四五 " 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省里服务业 22 项重大工程的整体工作部署,省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十大行动 " 的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全省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
在 " 十大行动 " 中的城市文化提升行动中提出,要根据历史传承、文化资源、城市特点等,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现代生活中,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气质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的现代城市文化。
一年以来,我省各地通过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等方式,让城市文化 " 靓 " 起来。
长春:创新开展城市文化提升行动
将高雅艺术引入长春助力基层文化建设,开发创作承载着城市历史与回忆的长春礼物、引入新的文化创意进景区赋予旅游新内涵 ……
2022 年,长春将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口,高质量推进 " 文化创意城 " 建设。
成立了文化创意城专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文化创意城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设立长春市文化创意基金,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城建设。
经过系统研发、打造,如今出现在长春各大景区,展现长春文化元素的长春礼物已经涵盖了长春老字号、非遗文创产品、纪念衍生品、地方特色商品、文化科技创意商品等诸多品类。
长春市还启动 " 长春微度假 省会休闲游 " 主题营销活动,开展 " 长来长往 吉游吉行 " 活动,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文化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文化创意城建设。
通化:着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通化市将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实施城市文化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着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建设,形成了以 " 三园一带 " 为轴心,以街路为骨架,以 " 口袋公园 " 为点缀,乔灌木与低矮模纹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点、线、面、带相互映衬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
围绕 " 东北抗联 "" 国参国酒 "" 冰雪丝路 " 等文化元素,通化市打造了具有鲜明城市个性的文化地标。如今,龙兴里小镇与杨靖宇干部学院形成上教下游、功能互补、资源融合的优良发展模式,年吸纳游客 30 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各县(市、区)及周边 20 多个红色教学点及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协同发展。
此外,通化市还大力弘扬人参文化,完成佟佳江旅游度假区人参主题广场、人参花大舞台建设,助力 " 人参花 " 成为市花。
梅河口:有效增强城市品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7 天,国风古韵的东北不夜城横空出世;25 天,五奎山雪世界打造冰雪乐园;66 天,梅小野知北村对外开放;99 天,梅小野星光花海亮相;420 天,人工挖掘、打造占地 1636 亩的 4A 级景区海龙湖。
梅河口市通过提升城市文化有效增强城市品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投资 8.1 亿元建设梅河口市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五个文化场馆和全民运动健身区、四季运动场馆区等 4 个体育功能分区,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如今,梅河口市所有场馆免费开放,并提供信息服务、展览展示、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培训、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公益性文化资料发放等 10 多个公益性基本文化服务项目。
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到馆访问量近 80 万人次,外借书刊近 60 万册次。
在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各场馆开展大型摄影展、书画展等展览,开展系列大型演唱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实现文旅融合新发展;盛夏在公园、景区常态化开展 " 浪漫音乐之城 " 器乐展演,每年平均 300 余场,让文化场所用起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今年,我省各地纷纷以创意十足的文化内核赋予旅游新活力、新魅力,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