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创建为民惠民靠民。一座城市前进的步伐,不仅在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 " 面子 ",还在于柴米油盐、最具烟火气的 " 里子 "。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也是体现群众生活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志。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道路更干净通畅了,城区更和谐宜居了,市民更文明和善了 …… 以文明创建持续推动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民生福祉大文章增添了丰富色彩,文明,让城市更温暖。
城市面貌更新,文明创建品质提升
" 现在楼房增加了保温层,又重新粉刷一遍,楼顶防水层重新做了,路面也铺上了沥青,老小区现在也跟新小区一样好了!" 家住泰山区财源街道松园小区的翟先生面对如今焕然一新的小区,显得十分高兴。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是一座城市文明、民生温度的最真实写照。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 " 保障民生需求、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 " 的重要举措,针对群众居住环境差、周边设施不完备、生活不方便等问题拔刀抽刃,下大气力解决。2022 年我市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共计 82 个项目、1754 栋楼、60769 户、554.49 万平方米,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建改建社区服务用房 792 平方米。今年,我市持续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全市计划改造 150 个项目、366 个小区、457.28 万平方米、涉及居民 48757 户。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切实在改善环境、优化设施、提升服务方面实现新突破,做到应改尽改、能改则改,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2 年 7 月,崭新的灵山大街跨辛泰铁路立交桥跨过闪光的铁轨,畅通了泰城东部的交通循环,为周边群众送去生活的便捷。近年来,我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民生诉求,在打通出口、打通连接线、打通城市 " 动脉 "、解决好 " 断头路 "" 卡脖子路 " 上出实招、办实事,相继打通了以擂鼓石大街、迎胜路南段、北上高大街为代表的 " 断头路 ",并快速推进明堂路、擂鼓石大街东段、灵山大街东段、博阳路跨省庄互通立交桥重点道路建设工程,打通了一条条城市 " 血脉 ",让城市文明的春风在康庄大道上和畅吹拂。
城内路路畅,城外高速联。" 山东最美高速 " 济泰高速公路将两地间的行车时间缩短到 30 分钟以内;宁梁高速、新宁高速让新泰、宁阳、东平三县市区实现高速串联;青兰高速泰安至东阿段结束了泰安至聊城没有直通高速的历史 …… 目前泰安已建成多个高速公路项目,真正实现发展 " 加速 " 跑。
民生温暖持续,文明创建 " 内外兼修 "
城市的温暖,在于群众一朝一夕的柴米油盐,在于群众日复一日的衣食住行。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民生 " 鸡毛蒜皮 " 的小事被当做 " 发展大事 ",广大市民不断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春天的泰山脚下一片绿荫,绿阴深处传来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2020 年 5 月,泰山冯玉祥小学新校正式启用,有效缓解了周边群众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成为我市优化教育布局、扩增优质资源的现实案例。从曾经的 " 有学上 " 到如今的 " 上好学 ",我市积极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上下功夫,增加学位二十余万个。2022 年,全市新建改扩建 15 所幼儿园,新增学位 1700 个,新建改扩建 12 所中小学项目,新增班级 307 个,新增学位 14775 个。全市 " 校校通 "" 班班通 " 均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受教育权更有保障,群众牵挂的孩子上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中午 11 时,在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的 " 幸福食堂 " 里,老人们来来往往,分时就餐,仅能容下 15 张饭桌的小屋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社区老年 " 幸福食堂 " 建设,着力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截至今年,全市累计建成老年人社区 " 幸福食堂 "217 处,老年人不用走远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享受温暖舒心的晚年。
" 一个窗口就办好了全部业务,省时又省力,真是太便捷了。"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医保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根据王女士提供的信息,通过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大数据共享平台,仅几分钟就完善了相关证明,让王女士不需要再到民政、卫健、社区等部门来回奔波开证明。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大力推进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共享和应用,充分发挥数据基础资源作用,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让信息 " 跑路 " 代替群众 " 跑腿 ",打造智慧城市服务新模式。自无证明社保启动以来,全市共办理 " 无证明社保 " 服务事项 4.3 万件,经办承诺事项校验业务 1863 件,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
和谐氛围浓厚,文明创建亮点纷呈
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行深致远、长远见效,离不开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打造,离不开创新实践载体、全民共建共享的推动合力。在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每个月的 22 日是村里老人的 " 免费理发日 ",这一天志愿者们都会早早来到爱心理发屋,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岱岳区按照 " 五有标准 " 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 11 个镇街、479 个村(社区)、36 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同时,岱岳区 " 做活 " 内容传播生命力,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编写通俗易懂的 500 句文明实践 " 三字经 " 和 30 万字宣讲教材,累计开展宣讲 6300 余场次,服务群众 90 万人次。目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2.2 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20 万 " 泰安小美 " 志愿者遍布城乡,肥城市、岱岳区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创建者。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坚持自上而下推进 " 共建共治共享 ",在全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 道德讲堂 "、道德模范巡讲巡演等实践活动,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同时坚持正面导向和反面曝光相结合,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构建起 " 全民参与、全域创建 " 的工作格局,绘就全民共治共享 " 同心圆 "。
文明浸润城市,创建惠及民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而泰安牢牢抓住造福民生的主要命题,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打造为民阵地,服务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真正诠释了全国文明城市的人文内涵,也让未来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步伐,走得愈发坚定有力。
记者 : 秦浩
摄影 : 陈阳 赵文文 张汶宁
编辑 : 乔雨晴
审核 :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