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在江苏越冬地记录不再仅是盐城,还有南京溧水的石臼湖。近日,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又取得新发现,调查组在溧水境内石臼湖观察到丹顶鹤 " 一家 ",这是江苏省首次在长江以南发现丹顶鹤越冬的身影。此外,今年以来,生物多样性调查还有很多新进展:经过调查人员野外观察,亚洲长翼蝠首次在南京被记录,而高淳分布有南京本地最大白鹇种群。
△ 2021 年 12 月 3 日拍摄到的丹顶鹤
连续三年来石臼湖越冬的丹顶鹤家族首次进入溧水界
蓝色的天空倒映在湖水里,三只丹顶鹤优雅地在湖滩边漫步,它们身披洁白的羽毛、头戴红色 " 小帽 ",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 这是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展示的一张照片。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包浩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调查组连续三年进行重点监测的石臼湖丹顶鹤家族,于 2023 年 1 月 3 日 -8 日间从马鞍山博望区飞入南京溧水界。
△今年 1 月拍摄到的丹顶鹤三只 安徽水鸟调查组供图
这是该家族群连续三年在石臼湖越冬以来,第一次被观测到进入溧水界。至此,南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增加丹顶鹤一种,同时为南京新记录种。
此前,六合金牛湖和城区的瑞金新村(2021 年底)也有丹顶鹤记录,但经确认均为人工饲养的逃逸个体。
△ 2023 年 1 月,丹顶鹤位点图
据悉,这一丹顶鹤家族最早是俄罗斯鸟类环志研究者持续跟踪的。2020 年 12 月,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其中一只携带卫星跟踪器的丹顶鹤的 GPS 信号进入安徽石臼湖博望段境内,于是通知北京林业大学鸟类研究团队,随即安徽和江苏的鸟类专家也迅速赶到现场确认,共计 4 只越冬个体,2 只成体,2 只幼鸟。目前已经连续三年监测到该家族群携幼鸟前来越冬。2021 年冬季也同样是 4 只丹顶鹤,也同样是 2 只成鸟,2 只幼鸟。因此,石臼湖已成为这一丹顶鹤家族近三年的常规越冬区。
△ 2021 年 12 月 3 日拍摄到丹顶鹤
而今年发现的 3 只丹顶鹤中只有一只幼鸟,整个家族相较过去两年减少 1 只,这可能是之前 " 四口之家 " 中的两个孩子长大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迁徙到了其他区域越冬,而 2022 年家庭中又新添了一个宝宝。
至于为何今年这一丹顶鹤家族会短暂地进入溧水界,调查组推测可能是因为 2023 年 1 月份石臼湖区域降水较少,安徽博望大圩附近水位下降较为严重,多形成草滩生境,而丹顶鹤作为大型涉禽,偏好开阔的浅水湿地环境,因此选择向东迁移进入溧水境内水位更高的浅水地带;而当 2 月份石臼湖水位上升之后,调查组发现丹顶鹤重新返回了博望境内的浅水区。
△翼手类探洞工作照
石臼湖区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的确在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区内养殖围网基本拆除,水质不断改善,这可能是丹顶鹤连续三年选择石臼湖越冬的原因。
此外,丹顶鹤一般不会越过长江以南越冬,国内目前丹顶鹤野外种群约 1000 只,大部分选择江苏盐城地区进行越冬。
高淳发现南京最大白鹇种群,亚洲长翼蝠首次被记录
不仅在石臼湖溧水界首次观测到丹顶鹤家族,今年以来南京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还有许多新发现。截至 2023 年 3 月底,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南京已经布设陆生脊椎动物样线超过 700 条,样点超过 240 个,样方 80 余个。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组已经记录到南京地区 16 种两栖动物,27 种爬行动物,33 种哺乳动物以及 299 种鸟类。
△白鹇雄鸟 - 高淳南部山系
今年 2 月 18 日,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组在汤山一洞穴中采集到长翼蝠科的亚洲长翼蝠标本 1 号,经查阅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确认为南京翼手目物种新记录科、新记录种。
除了亚洲长翼蝠,高淳区多处山地布设的红外相机均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的影像,为高淳区鸟类新记录。架设在高淳山区的红外相机位点都监测到了至少 1 个繁殖对和 1 只雄性亚成体,说明上述区域存在稳定的繁殖种群,而多个监测位点的白鹇个体数量超过 4 只,上述数据显示,高淳境内可能有南京最大的白鹇种群。" 目前监测到的有 12 只,预估种群数量在 30 只左右。"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高国富说。
△白鹇雄鸟 - 高淳南部山系
白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2016 年下半年,江苏南部丘陵山区首次监测到白鹇,当时为江苏省鸟类新记录。2019 年冬季,南京溧水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无想山林场红外相机监测到白鹇的稳定种群,至此,南京成为江苏第二个发现白鹇的区域,也成为目前国内监测到的白鹇地理分布最北界,进一步支持了白鹇种群北扩的事实。
此外,调查组通过与江苏观鸟会展开合作,构建南京鸟讯协作组,共同建立南京地区鸟类观测数据的月讯制度,每月初由江苏观鸟会牵头公布上一月南京地区重点鸟类的观测情况。借此建立长期观测数据积累和长效区域鸟类监测机制,共同进行南京鸟类多样性热点区和优先保护地的评估分析。近三个月来,协作组记录到的南京鸟类新记录共计 5 种,分别是丹顶鹤、渔鸥、赤红山椒鸟、鹊鸭和灰背隼。
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直持续推进。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副处长刘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从 2021 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首次全市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到 2022 年底,调查记录到的物种是 2530 种,南京是能在城市市区江段看到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唯一城市。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工作,重点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开展保护。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红艳 史童歌
(除署名外,均为调查组供图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