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霞的家乍看并无特别之处,直到行动不便的她拄着凳拐,几步一歇、稳扎稳打地穿过防滑地板,演示如何抓着马桶前的扶手灵活起坐时,记者才发现屋里 " 潜藏 " 的 " 小巧思 "。
图为平凉市灵台县民政局为辅助曹凤霞如厕,安装在马桶前的扶手。新华社记者王紫轩 摄
70 岁的曹凤霞家住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廉租房小区,同老伴、孙子一起生活,享受二类低保政策。患病十多年来,她行动不便、容易犯晕,吃饭、如厕等日常活动全靠老伴搀扶完成。
事事 " 捆绑 " 老伴,总有诸多不便。" 平时躺在床上很心急,又不敢随意起身活动。有几次老伴不在家,我试着自己上厕所,要么滑倒、晕倒在路上,要么一坐上马桶就没力气起来了。" 曹凤霞说,为了照顾自己,老伴在家不敢松懈,外出也不敢耽搁,操了不少心。
2022 年,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性、便利性,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凉市从 " 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 " 五个方面入手,为全市 1020 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 " 一户一策 " 的适老化改造。
图为社区为曹凤霞配发的智能手环。新华社记者王紫轩 摄
经过多次走访、沟通,社区为曹凤霞购置了支撑力更强、可随时落座的凳拐,还配置了防滑地板,在卫生间配置了扶手、淋浴椅。" 现在走路不打滑了,一个人在家时可以小范围活动,上厕所、洗澡也能自理,省心多了。" 曹凤霞说。
社区还为曹凤霞配备了智能手环,不仅可以播报时间、心率、血压等信息,还能一键打给家人和社区。曹凤霞说,有了这个 " 电子保镖 ",家里少了许多后顾之忧,居家、外出也更加自如。
在灵台县中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智能手环收集的数据正在大屏幕上滚动。" 我们实时获知老人的位置、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或接到老人求救电话,社区将第一时间联动资源,提供救助。" 灵台县民政局局长巩晓辉说。
在广大农村地区," 梯改坡 " 也是适老化改造的热门选项。83 岁的王清梅家住华亭市西华镇什民村,与儿子一起生活,两人身体都不太好,日常居家行动不便。去年,当地为王清梅家配发了凳拐,并将屋前台阶改造为平缓的水泥坡,还在周围安装了不锈钢护栏、扶手。
" 以前出屋上厕所、晒太阳都很费劲。" 王清梅说,如今,进出房间不再费时费力,腿脚不便也能自由进出房门。向王清梅作别时,她提着凳拐、扶着护栏稳稳走下缓坡说:" 我也去门口晒晒太阳。"
王清梅正在当地民政局为其改造的缓坡上行走。新华社记者王紫轩 摄
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记者从甘肃省民政厅了解到,截至 2022 年底,甘肃省已累计为超过两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居家生活系上 " 安全带 "。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来源丨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