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3-04-08
杜十姨和伍髭须 | 绿茶·早茶夜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时间:宋元时期

地点:温州

杜十姨和伍髭须

近读施爱东先生的《故事的无稽法则》,书中对于民俗和传说中的无稽法则做了深入浅出的梳理,既有对民俗和传说在流变中的历史梳理,也有对民众信仰和现实需求的分析佐证。和上一本基于共时研究的《故事法则》不同,这本基于历时研究的 " 无稽法则 " 显得更生动有趣。其中谈到我老家温州一则 " 无稽法则 ",尤为好玩,录于大家分享。

话说杜甫四十多岁终于谋了个左拾遗这样的小官,这个官品阶不高,只有从八品,但想当上却是很难,隶属中书省,算谏官体系。属于皇帝近臣,干的是讽谏皇帝,举荐贤良等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弄不好就得丢官。

◉蒋兆和 辛酉(1981 年)作 杜甫行吟图

果然,没多久就触怒了肃宗,于乾元元年(758 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但 " 杜拾遗 " 的名头留了下来。大历五年(770 年)冬,杜甫病逝,年仅五十九。杜甫死后,各地盖了很多 " 拾遗庙 " 纪念他。宋代以后,取消了拾遗这个官职,慢慢的老百姓就搞不清拾遗是什么了,人们以讹传讹," 杜拾遗 " 慢慢就变成了 " 杜十姨 "。

◉清代张骏绘诗圣杜拾遗像刻石。现藏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南宋末年道家学者俞琰的《席上腐谈》记载:温州就有这样一座拾遗庙,年久失修,日渐败落之后,被当地老百姓当成土地庙了,庙里的土地婆婆,自然就是杜十姨了。热情好事的温州老百姓,觉得杜十姨太孤单了,于是自作主张,给她找了个老伴儿,就是附近另一个土地庙的土地公公伍髭须。这位伍公公是谁呢?伍子胥是也。

无独有偶,元代虞裕《谈撰》中记载:浙西有个吴风村,村里有座伍子胥庙,好心的村民翻新庙宇时,塑了一尊脸上挂着五绺长髯的 " 五髭须神 "。村里恰好还有一座杜拾遗祠,村中遗老只记得庙名的读音,猜想 " 十姨 " 大概是排行第十的一位神姑,于是自作主张,为之 " 神婚 ",将杜十姨许配给了五髭须。

◉诗人聂绀弩

难怪诗人聂绀弩作《十姨爱嫁伍髭须》

十姨爱嫁伍髭须,千古荒唐万卷书。

庭户机声罗汉豆,海天月色美人鱼。

敲诗白日从君永,止酒桃花笑我迂。

一石未含精卫老,此生误尽闭门车。

这种 " 神婚 " 还真不是个别现象,据明代才子杨慎《丹铅余录》记载,杭州有座拾遗庙,有好事者把这位杜十姨许配给竹林七贤的酒鬼刘伶。

神与神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神庙都是由人来管理的,每个神灵背后都有一个信众群体,而 " 神婚 " 则是信众与信众之间的结盟。根据信众们的需要,杜十姨可以是排名第十的女神,也可以是十个不同的女神,就看信众的需求和女神的分工。

顾颉刚先生说他曾见过一座保存完整的杜十姨庙,庙里的十位神姨各司其职,有司婚姻的、接生的、保育的、病痛的 …… 反正人们不能让神闲着。

◉广东珠海唐家湾金花庙的 " 保育团队 ",前面还有一个儿童舞狮队。图 / 云萍,2020 年

文人崇拜杜拾遗,奉为 " 诗圣 ",把 " 杜十姨 " 当作乡人没文化的笑话,但在民众的信仰世界里," 杜拾遗 " 远没有 " 杜十姨 " 来的灵验,因为对于乡人而言,保安育儿才是实实在在的诉求。

参考资料

施爱东著《故事的无稽法则 : 关于命运的歌谣与传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年 3 月

来源 黔中书

文 / 绿茶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杜甫 温州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