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就清廉乡村建设走进红古区花庄镇苏家寺村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体上古铜色的美丽乡村牌匾。道路左侧是宽敞干净的文化广场,右侧是碧波荡漾的荷花池,有关清廉干事、踏实做人的宣传牌星罗棋布,悬挂在荷花池周围,与之不远的拥军优属宣传墙赫然醒目,一幅美丽乡村的生态画卷。
苏家寺村总人口 616 人,集体土地总面积 2190 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精细经济作物主要有红笋,娃娃菜,甘蓝,西红柿,西葫芦等。现有高架大棚 30 亩,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 5 家。
近年来,苏家寺村先后建设了文化剧场、文化广场、足球场等文化体育配套设施,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
虽说村子不大,但良好的区位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农业,让这里的农民生活 " 竹子开花节节高 ",一天更比一天好。
据了解,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该村通过引进山东寿光模式种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修建寿光模式示范温室大棚 2 个,温室年收入 8 万,大棚年收入 2 万元。同时,大力推广和引进蔬菜新品种、优质良种牛,土杂鸡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优质化率,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在这里,清廉文化铸魂,设施农业富民俨然成了苏家寺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村班子很团结,在环境治理、文明乡风建设和提升等方面比较突出。" 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魏新周坦言。
据介绍,在清廉乡村建设中,该村坚持 "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 原则,实现党务、村务、财务 " 三务 " 公开覆盖,村内重大事项严格执行 " 四议两公开 " 制度。在村里设置固定公示栏一处,搭建信息化公开平台载体,实行事务运行过程和结果实时查看、实时监督,保障了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同时,通过开展 " 五星级文明户 "" 好婆婆 "" 好儿媳 "" 和睦家庭 "" 致富能手 " 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弘扬时代新风,倡导村民传承优良家风,促进互敬互爱、邻里和谐,推动了党风政风与村风民风良性互动、向上向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