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4-11
黄金上作画,扬州画家钻研近20年复原非遗技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正常的绘画都是在宣纸、绢布上作画,但是你见过在黄金上作的画吗?金箔薄如蝉翼,在上面作画非常不易,但从汉代开始,位于扬州仪征的真州就有了金画,而且工艺精细,十分考究。此后由于诸多原因,这项技艺一度失传。今年 65 岁的画家刘庭安,花费了近 20 年的时间,练就了在黄金上作画的绝技,成功复原了真州金画技艺,成功入选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庭安在创作真州金画

专研近 20 年他复原真州金画技艺

戴上白手套,屏气凝神地拿出两张夹在一起的薄纸,用毛笔沾水轻轻地将一张薄纸打湿,再用镊子轻轻掀开另外一张薄纸,一张薄如蝉翼的金箔就映入眼帘。4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刘庭安位于扬州仪征市的工作室时,他正在埋头制作金画。" 由于加工过的金箔很薄,拿取时极易被损坏。为保护金箔,每一张金箔都夹在两张薄纸之间。" 刘庭安告诉记者,贴金是制作金画的第一步,要将厚度只有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贴在合适的载体上," 过去我们大多将黄金覆在木板、漆器上作画,但是携带不方便。" 刘庭安大胆尝试,将金箔贴到宣纸和绢布上。

△刘庭安在创作真州金画

在贴金之前,要先把金箔在水盆上掠过以接潮气,再用清水或植物油将上面的一张衬纸轻轻打湿,使衬纸与金箔贴在一起,并在绢布上刷两遍胶矾水,待完全干后刷金胶油,金胶油干后就可以贴金了。" 贴金时必须使用特制的工具,不能直接用手,一拿就粘到手上。贴的时候也要屏住呼吸,因为金箔一吹就飞了。" 说起贴金,刘庭安有自己的一套讲究。

刘庭安曾是一家单位的宣传工作者,一直非常喜爱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金画技艺。" 当时跟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定理在陕西修复古庙时,第一次见识到用黄金作壁画。" 用货真价实的黄金打成粉作壁画,后又用更加细腻的金箔作画,这让刘庭安感觉极为震撼,回到家后,他翻阅大量史料,竟意外发现在汉代时期的仪征(广陵国境内)就曾出现用黄金作画的技艺,南宋时期传播至苏杭地区。

△刘庭安创作的部分真州金画

"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门技艺,我们应该传承下去。" 于是,刘庭安就一直关注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前往各地拜师学艺。10 多年前,企业改制之后,刘庭安干脆扑进了金画的世界。由于金箔比较贵,刘庭安将自己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金画的研究当中," 一旦没做好就废了,这个时候也很心疼。"

金箔上作画如履薄冰需一气呵成

真州金画的创作,不同于传统绘画,因为绝无返工的可能,画家要成竹在胸,一气呵成,落笔成画。贴好金箔后,刘庭安并不着急下笔,而是仔细推敲作品的布局、线条、颜色等,基本要万无一失,再往金箔上画。

△刘庭安创作的真州金画

由于金箔不吸水的特性,在金箔上作画最大的困难是实现色彩和黄金的融合。刘庭安向记者介绍,一般的颜料涂抹到黄金上无法长久留存,而且颜色会发生改变很不稳定,也就是所谓的 " 走色 "。刘庭安遵循古法,使用朱砂、石青、蛤蚌壳等天然矿石和物品研磨而成的颜料进行着色,通过层层叠加的方法使色彩凸显在画面上。" 像这个白色就是由深埋泥土若干年的天然河蛤磨制而成的蛤粉来制作。" 刘庭安告诉记者,这些蛤粉与胶液混合后,需要徒手反复轻摔 200 次以上,才能基本除去颗粒间的空气。这些年来,刘庭安一直在不断研制颜料,他甚至将仪征当地随处可见的红土制成了暗红色的颜料。

△金箔当画纸矿物作颜料

就这样,经过长年的摸索和反复实验,刘庭安终于练就了黄金上作画的绝技。并于 2019 年入选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刘庭安每年创作的真州金画大大小小有几十幅,山水、花鸟、扇面等作品金光熠熠,价值也不菲,从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金箔都是按照黄金的市价而定的。" 刘庭安告诉记者,真州金画的用料成本非常高,一张 6 尺的画作得用 200 多张金箔,加上绢本和颜料,光成本得 1 万左右。如今,刘庭安金画技艺在业界小有名气,他的作品也卖出不错的价格。"2008 年,我的一幅作品被一位无锡商人花 20 多万买走,2014 年,作品《春华秋实 》被常州一位买家花 15 万买走。"

刘庭安还致力于真州金画技艺的传承,每个周末他的工作室里都会有不同年龄的学生前来学习。 刘庭安一直就有一个想法,哪怕学生很少,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会喜欢这个技艺,因为毕竟它是一个传统的东西,为了能传承技艺,这些年他一直在坚守。

现代快报 + 记者 顾潇 文 / 摄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黄金 扬州 绘画 中央美术学院 陕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