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4-12
兰州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在全省“强科技”行动中的排头兵作用日益凸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从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传来一个好消息:由该公司牵头实施的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工作,目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 " 项目稳步推进。这是兰州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和促进创新创业活跃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兰州新区锚定建设兰白试验区 " 第三极 " 和全省创新 " 策源地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落实 " 强科技 " 行动、积极优化创新环境,不断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人才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效力,不断攀越科技创新 " 新高地 ",截至 2022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 3.8%、较 2017 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2%、全省排名第一,新区在全省 " 强科技 " 行动中的排头兵作用日益凸显。

2018 年,兰州新区发挥发展配套基础强、产业链条体系全等方面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签约,投资 8 亿元,分 3 期在兰州新区建设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

目前,重离子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已建成投运,二期启动建设,实现年产医用重离子治癌装备 3 套,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成为兰州新区加快培育重大科技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的典型项目。

据悉,未来省科技厅计划以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成立甘肃省离子束放射治疗技术创新中心,谋划组建 " 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与产业化 " 企业创新联合体,形成协同创新的攻关模式,推进相关成果在我省转化。

近年来,兰州新区发挥承接成果转化空间大、扶持奖励政策优等方面综合优势,创新探索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赋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质增效。

2022 年,兰石集团实现新增订货达到 75.65 亿元,同比增长 29.02%,实现工业总产值 57.21 亿元,同比增长 25.44%,均创历史新高。

"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来之不易,离不开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更离不开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的组建。" 兰石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盛虹伟说。

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兰石集团充分发挥石油化工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势,在联合体成员单位大力支持下,围绕智能钻采装备与技术、能源化工装备与技术、新能源装备与技术等领域,统筹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攻克 " 卡脖子 " 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兰州国器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批 " 出城入园 " 入驻兰州新区装备制造园区的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研发实力雄厚、装备精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泵制造企业。据兰州兰泵有限公司规划处处长马跃介绍,企业近几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达 5% 以上,2022 年度企业新产品的产值率高达 88%。企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新产品研发,快速实现成果转化,2022 年度企业共计研发新产品 14 项,获批建设省级 " 企业技术中心 "" 兰州市产学研科技合作基地 " 等多个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 目前我们研发成功的 700 度超高温熔岩泵,打破了目前国内供热电站主熔液泵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近年来,兰州新区以区域创新需求为导向,引进中科院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围绕平台建设、中试研发、产业培育、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打造西北地区 " 产学研用 " 合作新典范;依托兰石、兰泵等企业建成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钍基熔盐泵试验平台,区内创新平台达 168 个,其中国家级 13 个、省级 72 个,形成覆盖多学科方向和主导产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体系。同时,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新建海亮—兰大智慧工厂、莱安—兰大联合实验室、德福—兰大企业技术中心等 " 产学研用 " 合作平台 7 个,新开展合作项目 47 项、同比增长 14.6%,推动解决技术难题 26 个、同比增长 12%。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一审丨编辑 徐英杰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相关标签

兰州 甘肃省 科技创新 产业链 装备制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