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4-12
淄博烧烤爆火,别说什么“不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如果说淄博烧烤的火爆有着很大的偶发性,很难被其他地方所直接借鉴和复制,那么在网络效应放大之后,大家还能够在它身上发现确实有些 " 东西 ",而这恰恰就是值得 " 同行 " 们学习的

最近,全国烧烤界的顶流非淄博莫属。据媒体报道,3 月份以来,淄博当地 " 烧烤 " 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 370%;" 淄博烧烤 " 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则同比增长超 770%。" 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 "" 坐高铁去淄博撸串 " 等话题更是登上各大平台热榜。

与此同时,当地也迅速作出响应:青年驿站提供打折服务;严查出租车司机宰客;新增 21 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 烧烤专列 " 上给游客准备了礼品和旅游指南;举办首届淄博烧烤名店 " 金炉奖 " 推荐活动,对参加的烧烤店定向发放烧烤消费券共 25 万元 ……

一时间,这座过去并不显山露水的工业城市,俨然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之城。

" 淄博烧烤 " 出圈的三个答案

淄博烧烤可以红?各种看得见的原因被说了很多,比如淄博烧烤有特色,开辟了 " 烤炉 + 小饼 + 蘸料 " 的烧烤灵魂 " 三件套 " 等。但是,短时间内能让如此多的年轻人蜂拥而至的,仅仅是味道和特色吗?事实上,说到味道和特色,很多人心中都首推自己家乡的烧烤,这几天网络上就有很多地方的网友表示对淄博烧烤 " 不服 "。

当然,流量加持下的网红效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手角色。据网友考证,淄博烧烤最初就是得益于个别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 " 种草 ",然后开启了 " 出圈 " 之路。

实际上,几乎和近年来仅仅因为某种食物就爆火的所有网红城市一样,淄博此番 " 狂飙 ",偶然性不可忽视。要知道,淄博烧烤不是现在才有的。如果说味道、特色真到了 " 必须火 " 的地步,何以偏偏在这个时候才被发现?不管我们事后如何分析原因,都必须承认," 网红现象 " 很多时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它的爆发,有着很强的偶发性。承认这种偶发性,不是说其他城市应该放弃努力,而是要少一些急功近利和浮躁。

举个例子,前几年西安的 " 摔碗酒 ",重庆的轻轨穿楼,要么仅仅是一个商家的创意,要么已存在多年,在本地人看来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体验。在被网友通过网络二次呈现后,它的异质性和独特一面就被开发了出来,不仅让它们被更多人知道,更被赋予了新的魅力。显然,这不是可以人为策划出来的。

但从事后来看,淄博火爆起来又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当地对流量的反应就颇显 " 老道 "。不管是文旅局长出来站台,还是开辟旅游专列,一切都显得应对自如。说白了,这属于巧妙的顺势而为。用流行的话说,当地政府表现出了强烈的 " 网感 ",而这一点,在文旅经济愈发重要的今天,实际上值得每个地方研究。

还有人说到消费环境。比如,当地严查出租司机宰客;还有博主 " 突袭探访淄博 10 家店,都没缺斤少两 ",这就更加增进了大家的好感。要知道,互联网可以让很多地方的特色和优点 " 出圈 ",但也同时会让一些问题放大,像过去几年,就有不少地方的旅游招牌砸在了宰客现象上。可以说,维持好相对规范的消费环境,尤其是经得起 " 外地人 " 的检视,是持续聚拢人气的最基础要求。

此外,不少本地网友指出,淄博烧烤能够火起来,与当地允许大家 " 练地摊 " 有直接关系。公开资料显示,早在 2020 年 6 月,淄博就率先发文,在多个区新增 66 处早市、夜市及便民疏导区。彼时,当地不会想到,允许市民 " 练地摊 ",会与三年后烧烤摊的火出圈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其实,这种适度宽容的城市管理理念,为烧烤摊的生存以及城市的烟火气营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支撑。

" 同行 " 借鉴学习的两个关键

如果说淄博烧烤的火爆有着很大的偶发性,很难被其他地方所直接借鉴和复制,那么在网络效应放大之后,大家还能够在它身上发现确实有些 " 东西 ",而这恰恰就是值得 " 同行 " 们学习的。其实,于各地而言,诸如相对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对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的重视,是本就该做好的份内事。这些本分做到位了,不一定会火起来,但至少会增加火起来的几率。

这让我想起两句话:一,"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把一些最基础性的事情做好,比如先让市民有认同感,让市民生活有烟火气,才能更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如果首先就只想着怎么 " 变红 ",却连本地市民都没法认同,这只能是舍本逐末。要相信,在如今的互联网社会下,一切有意思的,真正值得人 " 留恋 " 的地方," 被发现 " 或是迟早的事。

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人们出游越来越追求放松和自由,一个地方最能够吸引游客的,可能不再是某个景点,而更可能是诸如生活氛围、整体的人居环境等抽象因素。这其实也提醒,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不能再完全将它与本地人的生活体验的改善割裂开来。像一些专为外地游客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也近乎千篇一律的美食街、商业街,可能越发失去吸引力。淄博烧烤能够成为一个导流的标志性事物,或许就在于它象征了很多人向往的烟火气与舒坦。

二," 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新经济 "。这里的 " 风景 ",不是狭隘的自然风光,而是指相对差异化的体验场景,对人、对市场主体都友好的管理环境。可以说,给予社会活力更大的释放空间,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也就是为城市发展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 " 现实 " 的因素值得注意,那就是淄博烧烤据说不仅味道有特色,而且价格便宜。这令人想起去年也被热议过的 " 反向旅游 ",一部分年轻人喜欢到那些并不热门的小城市去打卡,而这些能够让他们说走就走的地方,高性价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找准定位,守护好旅游成本、生活成本优势,能让更多人拥有 " 说走就走 " 的勇气,对于像淄博这样的并非典型旅游胜地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尤其重要。

如果非要寻找淄博身上的流量密码,最重要的,或就是它表现出的对于人性和社会活力的一种顺应。当然,这波流量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淄博能够火多久,目前来判断,都还为时尚早。甚至可以说,真正火起来后,对城市的全方位考验才真正开始。至于那些表示 " 不服 " 的地方,也别只想着怎么能让城市 " 火 " 起来,最该做的,还是把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好。其他的,不妨就交给时间,以及运气。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高铁 淄博 网红 大学 重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