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4-14
南京建宁路街道举办首届残障人士读书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 月 14 日,南京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助残机构走进鼓楼佑康建宁路残疾人之家,共同举办 " 阅享生活 建宁有你 " 首届残障人士读书节活动,参与活动的大多是精神障碍患者,他们通过朗读分享快乐。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残障人士还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努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场特别的读书会,参与的都是残障人士

上午 10 点左右,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建宁路残疾人之家,这里有一场特殊的读书会,参与的成员都是残障人士。

" 有请我们第二组上台的成员,为大家朗诵《我爱祖国》。" 在老师的引导下,六位残障人士依次登台,排在第三个的小洁走路有些不稳,吐字也不够清晰,但还是在尽力去诵读。" 她患有先天脑瘫,不会讲话不会走路,现在已经好多了。" 小洁的妈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年四季不分严寒酷暑,她每天早上都要带女儿去明孝陵做康复训练。曾经被医生预测活不过 10 岁的小洁,如今已经是 25 岁的大姑娘了。去年参加残疾人之家办的运动会,她坚持跑完全程,还拿了奖。

在残疾人之家,还有 40 多个和小洁情况类似的人,都被确诊患有精神障碍。读书课是他们经常开展的活动,阅读小组组长娟娟能读能写,还会教没受过教育的患者识字。组员小文家里有个厚厚的本子,经常把喜爱的诗歌抄在本子上,带到读书课上诵读。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识字,或是吐字不清,读书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更是一次和朋友们开心的聚会。

春暖花开的四月,万物复苏,对他们来说,却是病情的高发期。" 他们很需要和同伴交流、玩耍,每天保持愉悦的情绪对稳定他们的病情大有好处。" 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项宗平说。除了朗诵活动,他们还会练习打非洲鼓、学习种植、吹葫芦丝等。每次活动开始,他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喊出一句统一的口号:爱学习,爱劳动,爱同学,爱家人。

△患者培育的花生芽

靠劳动挣钱,他们每天种 200 斤花生苗销往餐厅

读书会活动结束后,不少患者起身离开,去往一楼的 " 希望之芽 " 工作间,开始认真埋头工作。记者注意到,工作间里放着很多育苗盘,一排排白嫩的花生苗整齐排列,个头有 10 多厘米高。

△患者在打包花生苗

" 我们对接了一家连锁餐饮店,每天为他们供应 200 斤花生苗。" 项宗平告诉记者,精神障碍患者不同于其他残障人士,在社会上的就业面更窄。为了帮助他们就业,项宗平引进了花生苗培训的项目,教他们无土栽培花生苗。

在小小的工作间里,患者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人负责 " 点豆子 ",将催芽后的花生一颗一颗地放进育苗盘,育苗盘上有很多隔板,要按照花生芽的长短进行排列。患有精神和听力多重残疾的小涛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 " 老师傅 " 了,他把花生芽摆得整齐又快速,最多一天可以摆满 16 盘,共 8000 多颗。

花生芽种植后,要放进暗室 7 到 8 天,等花生苗长到 10 多厘米,便可以销往餐厅。在工作间里,还有人专门负责打包花生苗,先把坏的花生苗挑出来,再把留下来的依次摞起来,摆放整齐。不能 " 胜任 " 育苗和打包工作的患者,则在门外负责冲洗育苗盘。

记者注意到,每个育苗盘上都贴有他们的名字,来计算各自的工作量。" 能力强的一个月可以挣几百上千元,可以贴补家用,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劳动,能证明自己是有社会价值的。" 项宗平说。

(文中小洁、娟娟、小文、小涛均为化名)

现代快报 + 记者 史童歌 文 / 摄

相关标签

精神障碍 南京 就业 阅读 非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