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4-15
社区调解室善解家长里短“疙瘩事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老百姓有了麻烦事找谁说、去哪儿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看似小事,却是事关社区和谐的大事。为解决这些 " 疙瘩事儿 ",宽城区团山街道团山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了 " 爱管闲事 " 的人,遇到矛盾主动调解,把一个个 " 死结 " 变 " 活扣 ",并最终加以解决。

" 老夫老妻还闹别扭呢?有啥不开心的事儿,跟我说说 ……" 几天前,团山街社区工作人员刘海霞看着一脸愁容的魏大娘关心地问。走进社区人民调解室,魏大娘也好像找到情绪的宣泄处,流着眼泪委屈地说着自己和老伴吵嘴的事,说完心里的委屈,魏大娘也想寻求社区帮忙。

魏大娘今年 68 岁,和老伴靠低保金生活。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让老两口经常发生口角,前一天因为一点小事还差点动了手。看着魏大娘委屈的样子,刘海霞和同为社区人民调解员的同事一起陪着魏大娘回家,上门调解矛盾。半个多小时的调解中,刘海霞和同事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沟通,劝慰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老人不好意思笑了,这场僵持多日的家庭矛盾顺利化解。

" 大家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能有啥矛盾恩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我当个中间人,说一说就都好了。" 刘海霞说,家庭矛盾、邻里纠纷 ……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大矛盾。不久前,团山小区 8 栋居民就找到社区调解室求助,原来居住在他家楼上的居民忘记关水龙头,将楼下居民家房间浸泡,地板起皮,给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楼下居民几次上楼沟通,双方话不投机还吵起来,导致两家人的矛盾也逐渐升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人民调解员与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漏水情况,并向居民讲了《民法典》等法律,楼上住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给楼下房屋重新刮大白并赔付地板费用 800 元,最终两家握手言和。如今,曾经红着脸互相指责的邻居消除隔阂成为好朋友。" 很多时候就缺个说和人,我帮着楼上楼下传传话,一沟通就好了。" 看着邻里间和好如初,刘海霞也高兴了。

团山小区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是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重点安置区,辖区居民来自全市各个城区。相比其他社区,这里的居民低保人口、病弱居民、残障人士多,特殊的居民构成也让这里矛盾相对多了起来,为了打破居民间彼此陌生的局面,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出击,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不少居民反映,遇到烦心事儿不知道找谁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个 " 家门口调解室 " 也应运而生,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让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合理的解决,最终实现了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据介绍,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员不仅有社区工作人员,还有辖区的综治协管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培训,还与辖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联动,努力提升这支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让调解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未来,社区将加快推进社区矛盾调解室升级,成为辖区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员的重要作用,让居民有了矛盾纠纷有地儿去、有人解,实现队伍多元化、调解专业化、服务便捷化,用实际行动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海霞 去哪儿 民法典 保障性住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