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3-04-18
每天弯腰作业600余次、步行约2万步!乌蒙山下六盘水南编组站有群“排风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平均海拨 2000 多米的乌蒙大山深处,有个六盘水铁路枢纽的 " 二级三场 " 编组站——六盘水南站。

" 一天工作下来,出的汗比喝的水还多。"4 月 14 日 14 时,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六盘水车务段六盘水南站运转四班的排风连结员李旭川用毛巾擦拭着脸庞。

六盘水南站作为六盘水地区最大的 " 二级三场 " 编组站,不仅需要办理昆明、贵阳、田家寨、内江方向的货物列车解编作业,还大力组织了株洲北、柳州、怀化、读书铺以远的直达列车,充分缓解贵阳南站、昆明东站、成都北站等编组站的压力,每年的办理量近 300 万辆,为沪昆线的畅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到达场的股道里,除了数以千计的车辆、来回奔波的连结员,还有李旭川这样的 " 排风 " 人。

据了解,该站日均办理解体列车达 1400 余辆。每天的 " 拉风 " 工作,李旭川要弯腰作业 600 余次,步行约 2 万步。" 拉风 " 是编组作业前的第一道工序,需要拉动每节车辆的拉风杆,彻底排除制动风管内的气体,才能安全推峰解体。

排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驼峰解体作业进度,如果排风不彻底,将可能出现解体车辆抱闸上峰,影响车辆解体,如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造成解体车辆侧面冲突,甚至是车辆脱轨、颠覆等调车事故。排风人员既要逐车排风,不能遗漏一辆货车,还要细心检查,查看排风后的车辆是否都处于缓解状态。一列货车按 50 辆计算,排风制动员完成一列货车的排风作业,至少走 1.5 公里、弯上百次腰。每年夏日,他们身上穿的防护服都被汗水浸透,中午 12 时至 16 时的最热时段,防护服就像从水中捞起来一样,脱下来能拧出不少汗水。

14 时 13 分,一趟货物列车驶入到达场内 6 道,李旭川立即前往该趟列车到达股道,核对作业股道,使用对讲机开始联控作业。随后熟练打开折角塞门,放出制动软管的风,然后拿起拉风钩钩住拉风杆。他半蹲着,手用力往后一拉," 扑哧 " 一声,然后迅速卡上一块石头,副风缸的余风就这样排干净了。接着,李旭川走到下一节车辆前,重复刚才的动作,确保风排净、不漏排、不抱闸。

除此之外,李旭川对整列车辆进行摘管作业。第 1 辆、第 2 辆、第 3 辆 ……52 辆车作业后,李旭川的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复检也是拉风作业重要的一环,需要熟练的工作经验,干得好才能规避调车作业风险。" 他说。

李旭川原路返回,重复弯腰检查副风缸里的风是否排净,遇到没有缓解到位的车辆,他还要再次操作,确认提钩杆上有无铁丝捆绑、手闸是否松懈到位、风管有没有摘开,风排净后,排风任务才顺利完成。

一趟车作业完毕,李旭川已是满头大汗。他快步回到待检室,拿起一瓶水," 咕咚咕咚 " 喝了下去。" 做好拉风工作要能吃苦,我每天在道砟石上走,几乎半个月就要换双鞋。" 在铁路干了 10 余年的李旭川,由于经常风吹日晒,皮肤早已变得黝黑粗糙。

短暂休息后,李旭川拿着拉风钩,再次迈向作业场,穿梭在一节节车厢间 ……

李梦秋 通讯员 孔维丽娅 郑亮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六盘水 成都 昆明 贵阳 内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