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紧扣 " 环境品质提升年 " 目标,深入推进精细建设、精致作业、精心管护,打造 " 洁净城市 ",推动超大城市治理更精细、更高效、更安全,全面彰显新时代英雄城市新风貌。
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政设施提质、环境卫生提升、精致园林、立面景观提升、水域治理提能、居住环境提升、工地规整提标、空气质量提升、畅行交通提效等十大专项行动,每项行动均拿出具体举措和目标。
市城管部门透露,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精致环卫标准体系,建立 " 以量论净 " 洁净度评价机制,开展 " 净 " 赛活动,实施交通枢纽、城市商圈、建筑工地、水域岸线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深化清洁家园周末大扫除,提升城市整体洁净度。在打造亮点区域方面,以旅游景区、特色街区、重要商圈和窗口地区等为重点,实行 " 一路两侧、到墙到边,视线所及、一体保洁 " 作业模式,保洁范围延伸至沿路绿化带、公共绿地、人字沟、天桥下等区域卫生死角,打造 100 个 " 席地而坐 " 示范区域。在打造洁净城市道路方面,全市街道(乡镇)洁净率达到 60%,城市道路、城镇公厕洁净达标率分别达到 90%、98%。
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将充分发挥 " 大城管 " 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统筹调度,全面推进各专项行动落实。同时强化共同缔造,持续开展 " 周末清洁家园 "" 武汉城管随手拍 " 有奖举报和 " 美丽公园 " 评选等活动,提高社会各方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
武汉绿道江滩更长、小区更宜居
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长江日报资料图
■ 提升改造 120 个微型公共空间
围绕城市街头巷尾的零星地块等 120 个微型公共空间实施人性化、品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营造安全开放、功能复合的特色空间。整治 100 处空置地块市容环境,打造一批便民场所和地标景观。
■ 打通 20 条断头路,建 6 万个充电桩
今年将打通 20 条断头路,提升慢行交通设施 146 公里,实施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 70 公里,各区每年改造完成非机动车示范路不少于 10 公里,修复人行道 20 万平方米。
建设充电桩 6 万个,新建集中式充电站 200 座、换电站 55 座。
■ 建绿道、林荫路各 100 公里
今年将建设小微湿地 10 处,建设武湖、豹澥湖等 14 个湿地公园,建设改造沙湖公园、后襄河公园等 17 个城市公园、郊野公园 3 个、口袋公园 80 个,打造 " 千园之城 "。
实施扮靓街区行动,建设绿道 100 公里、林荫路 100 公里,打造花景大道 10 条,提升花漾街区 15 个、花田花海 300 公顷,完成 100 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
■ 新增江滩 12 公里、滨江碧道 11.4 公里
继续高水平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新增江滩 12 公里、滨江碧道 11.4 公里,提升滨江临河环境。
推行河湖健康 " 体检 ",创建 " 美丽河湖 ",争创省级、国家级美丽河湖;打造一批示范性幸福河湖。
■ 完成 260 个老旧小区改造
今年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汉阳知音东苑等 5 个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示范点,完成 260 个老旧小区改造。
持续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监督检查和物业服务质量考评,评选 " 十优满意小区 "" 十差不满意小区 "。
■ 严管占道施工,同一路段一年最多挖一次
今年进一步强化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文明施工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
开展工地 " 净尘降噪 ",打造一批 " 最干净建设工地 "。开展 " 马路拉链 " 综合治理,实施占道施工计划管理,同一年度内同一路段最多挖一次。
■ 持续开展 " 蓝天保卫战 " 强化臭氧污染防治
今年持续开展 " 蓝天保卫战 ",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臭氧污染防治。加强夏秋季臭氧污染管控和冬春季颗粒物污染管控,加强大气污染问题第三方现场巡查。
■ 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 12 万个
今年将建成微循环道路 100 条,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堵点 10 处以上,优化调整 30 个精细化路口,持续巩固 203 条停车严管道路,在全市范围内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 12 万个,提高道路通达性。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涂为 冷靖华 金文兵 宋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