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4-18
备战“五一”,“钢轨卫士”用脚步丈量线路,为旅客出行探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兵 记者 刘伟娟)" 五一 " 小长假将至,为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积极备战。4 月 18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为确保线路安全畅通,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的 " 钢轨卫士 ",每天用脚步丈量线路,用探伤仪器检测每一米钢轨,排除安全隐患,为旅客安全出行 " 探路 "。

△顶着太阳作业

据介绍,钢轨受列车的碾压和金属热胀冷缩的变化,会产生一些疲劳和内部伤损,不及时发现维修会有断轨的风险。因此,钢轨探伤工要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给钢轨进行 " 体检 ",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钢轨内部病害,并根据钢轨的伤损情况及时采取整治措施,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钢轨探伤工就像是 " 钢轨卫士 " 一样,对钢轨内部进行无损检查,守护着钢轨安全,也守护着旅客安全。

△探伤作业中(右一为王德淼)

南京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一等站,是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4 月 17 日上午 9 点多,南京桥工段南京探伤车间江南探伤工区工长王德淼和 5 名职工乘车到达京沪线南京站,有序地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王德淼 1985 年出生,2006 年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路,从事钢轨探伤工作,至今已有 17 个年头。17 年来,他累计检测 13600 公里钢轨,共发现 700 余处伤损,从未发生过任何责任漏检。由于业务技术过硬,2022 年,王德淼被聘为钢轨探伤高级技师。

" 今天,我们要利用 2 个小时的‘天窗’作业时间,对京沪线南京站的 1.3 公里南京客线和 5 组道岔进行探伤检查。" 王德淼介绍,这几天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钢轨容易出现伤损,他们要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保证钢轨安全。

△根据波形判断钢轨情况

当日 10 点," 天窗 " 作业命令准点下达。大家抬着装满水的探伤仪器上线路开始探伤作业。" 一台钢轨探伤仪器装满水有 70 多斤重,需要两个人一起抬着。" 王德淼说,当天温度超过 30 摄氏度,探伤时需要加大水量,不断调整仪器的灵敏度,还要适时调整探头位置,发现可疑波形要回拉辨认,双机复核,共同会诊,还要进行镜照、眼看、尺量、手持探头校对等。原来,通过钢轨探伤仪器探测到的波形状态,王德淼和同伴一起来辨别钢轨状态。" 任何可疑波形,我们都不会放过,必须做到既不漏检,又不误判。" 王德淼说,有时一处可疑波形校对需耗时 20 多分钟。

" 铛铛 ……" 途经整铸岔心时,王德淼从随身背挎的工具包中掏出铁质检查锤,有规律地敲打着。" 整铸岔心超声波无法完全穿透,需要手工配合检查。" 王德淼经验丰富,检查锤在岔心做自由落体时,无伤损的话锤子可以有规律地多次弹起,有伤损的话锤子则不会规律弹起。另外,有无伤损锤子敲击岔心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伴随着探伤仪发出的 " 滴滴 " 蜂鸣声,探伤作业继续着。" 王工长,发现可疑波形!" 忽然,青年探伤工马赛停下了脚步。" 立即进行波形校对!" 王德淼一边果断地说,一边麻利地从工具箱中取出校对专用探头,蹲下身子开始认真校对。探伤工刘科和吴斌也聚拢过来,参加会诊。经过近 10 分钟的仔细校对,排除可疑波形,王德淼带领大伙继续前行。

中午 12 点," 天窗 " 作业顺利完成,王德淼带领大家安全撤离,乘车返回驻地。" 多一份小心,尽十分责任,保每一米钢轨安全 " 这是 " 钢轨卫士 " 的使命,当天下午,这群 " 钢轨卫士 " 继续赶赴新战场,为钢轨 " 体检 ",为旅客出行 " 探路 "。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南京 上海 中国铁路 安全隐患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