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盐城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66 岁的老人顾平给前来参观的学生介绍每一位烈士的事迹,仿佛带大家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近年来,他退而不休,收集红色文物 2000 多件,整理完成 2238 名烈士的资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顾平是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原主任,他自甘清贫,为粟裕将军和千名烈士守陵 42 年,将条件简陋的烈士陵园由原来的 2.34 亩逐步扩建到 65 亩。他先后获得 " 全国红色文物保护感动人物 "" 江苏好人 "" 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 " 等荣誉称号。
△顾平带学生参观烈士陵园
自甘清贫,老兵到烈士陵园 " 站岗 "
东台三仓是革命老区,1941 年 2 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进驻三仓地区,创建苏中抗日根椐地。他在三仓四年期间,取得了七保三仓、五战丰利、收伏海匪孙二虎、建立海防团、车桥战役等辉煌胜利,与三仓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1984 年粟裕将军逝世后,根据他生前遗愿,部分骨灰安葬在三仓烈士陵园。
1957 年出生的顾平 19 岁参军。1981 年,24 岁的他退伍回到三仓镇,当时的安置单位里,有工厂、村(居)等热门单位,但他得知地方政府扩建三仓烈士陵园的决定后,主动提出:" 我要到陵园去为烈士‘站岗’,为传承红色文化尽一份力。"
三仓烈士陵园是一个乡镇陵园,没有事业编制,财政不发工资。当时烈士陵园条件非常简陋,没有房屋,顾平借来油布搭建工棚;没有水,就打砖井;没有电,就用马灯照明;没有资金,就凭公社开具的介绍信到各单位跑捐款。学历和能力不够怎么办?顾平凭借初中基础,自学获得大专学历,并在晚上挑灯夜读,学习文史知识。
" 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既是负责人,又是讲解员、摄影员,还是绿化修剪员。" 几十年来,陵园在顾平手上,由原占地面积 2.34 亩,扩展到现在的 65 亩,形成了 " 抗日烈士 "" 粟裕将军 "" 东台英烈 "" 新四军一师 " 等主题系列建筑群,创成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顾平在三仓烈士陵园
退而不休,最多一天为 4000 多人次讲解
2017 年 5 月,顾平到了退休年龄,陵园舍不得他,他也舍不得陵园,于是他退而不休,担任陵园顾问。为丰富红色展陈,他利用媒体公开征集史料,奔赴全国各地征集文物,收集粟裕将军生前物品、新四军东进塑像等大小文物 2000 多件。
与此同时,他千方百计整理烈士名录,完成 2238 名烈士的资料整理,被录入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华英烈网,为 3 名无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特邀顾平在纪念新四军成立 80 周年大会、纪念粟裕诞辰 110 周年大会上发言。
" 现在陵园每年接待烈士亲属和各界人士 30 多万人次,接待、宣传、讲解任务十分繁重,而老顾是最熟悉陵园情况的义务讲解员。" 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祝融泉说,退休后,老顾每天早上 7 点到班,最多时一天要为 4000 多人次讲解。每天接待结束后,他都要将园内打扫干净,他常说:" 扫帚声声,仿佛烈士的寄语声声。"
△顾平在三仓烈士陵园
无私奉献,担任助残协会志愿队队长
据了解,顾平还是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也是三仓镇有名的 " 百姓名嘴 ",每天不是在陵园,就是走村场、进学校,每年宣讲红色文化百余场。
△顾平在宣讲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时代发展,使陵园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好更大发挥,顾平还自学电脑,并与广州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办网站 10 多年,每年编辑上传 100 多篇弘扬铁军传统的文章,2020 年被广州新四军研究会表彰为 " 传承铁军精神奖 "。
"2020 年他调查摸底残疾人 1491 人,走访一户多残家庭 15 户,重点慰问一户多残家庭 5 户。" 顾平热心公益事业,还担任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三仓志愿队队长。" 有时志愿服务队人手不足,他就用摩托车载着爱人走村串巷。" 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负责人邓兵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顾平做事认真,对志愿服务工作格外上心,他连续多年被表彰为市优秀志愿者。
" 我会继续尽我最大的努力发扬烈士的丰功伟绩,守护好这片红色的土地,讲好红色故事,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干 40 年!" 顾平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 董宣
(东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