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 中国文学之乡 " 授牌仪式暨 " 中国知名作家看沛县 " 和第三届歌风读书节启动仪式在徐州沛县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1 年 9 月,沛县启动 " 中国文学之乡 " 创建工作,2022 年 11 月 28 日被评定为 " 中国文学之乡 "。如此殊荣为何花开沛县?
△ " 中国文学之乡 " 授牌
沛县获 " 中国文学之乡 " 授牌
4 月 18 日,在 " 中国文学之乡 " 授牌仪式暨 " 中国知名作家看沛县 " 和第三届歌风读书节启动仪式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为徐州沛县授牌,沛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索向东代表沛县接牌,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安亚斌宣读了关于命名 " 中国文学之乡 " 的决定。
记者了解到," 中国文学之乡 " 是在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具体实施的文学公益项目,通过文学品牌创建进一步繁荣当地文学创作、普及文学知识、鼓励和扶持基层文学事业建设,起到 " 标杆 " 示范作用,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该项评选工作自 2011 年启动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仅评定了 14 个县区。
2022 年 11 月 28 日,沛县成功通过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的评选,被评定为全国第 15 个 " 中国文学之乡 ",也是苏北首家获此殊荣的县。
" 沛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学组织体系健全,文学队伍强大,创作质量连年提升,文学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按照中华文学基金会创建‘中国文学之乡’的标准,沛县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这次获得此殊荣,确实是来之不易。" 徐贵祥说,希望沛县人民继续保持高亢的干劲,在文学的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成果,不愧 " 中国文学之乡 " 这个称号。
" 此次获授‘中国文学之乡’称号,诗意沛县又多了一份浪漫的注脚,书香沛县又多了一种生动的诠释,礼乐沛县又多了一段文明的篇章。" 索向东表示,沛县将以获授 " 中国文学之乡 " 称号为新起点,统筹推进文脉传承、文艺创作、文产创新、文旅融合等各项工作,持续办好 " 中国知名作家看沛县 "、歌风读书节等系列活动,推动创作 " 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 " 的文艺精品,以文化之光铸就时代之魂,以文明之风温润人民之心,奋力为沛县改革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 中国文学之乡 " 为何花开沛县?
作为 " 武术之乡 " 的沛县,如今又被评定为 " 中国文学之乡 ",如此 " 文武双全 ",对于增强沛县文化自信,助推沛县文化旅游业健康繁荣发展、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 " 中国文学之乡 " 莫大的殊荣,为何偏偏花开沛县?沛县为何能在中国文坛上据有一席之地?
作为汉高祖故里、大汉之源,沛县文脉悠远、兼容并蓄,是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集聚交汇之地。从古至今,以文学、史学著称于世的沛籍名家不胜枚举。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成就卓著。刘向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刘歆编制的《三统历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雏形。晋代 " 醉侯 " 刘伶,名列 " 竹林七贤 " 之一。
该县文学创作领域人才荟萃,有作家协会会员 2100 余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7 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1 人,会员数量在县级层面遥遥领先。
△沛县歌风书房
近年来,沛县投资 4 亿元建设县文化中心,常年免费开办 40 多个门类的文艺培训班。全县有县文化馆、乡镇文体站等公共文化活动场馆 20 处,使用面积 12 万平方米。全县规划建设 33 个 " 歌风书房 ",打造了城区 "10 分钟阅读圈 " 和镇区 "30 分钟阅读圈 "。阅读,在沛县蔚然成风。
2017 年,沛县设立 " 歌风文艺奖 ",是徐州市首家,苏北县级唯一一家。2019 年、2020 年,沛县文联连续两次获江苏省文联系统工作创新奖,为苏北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县。2018 年至今,沛县文联每年都被徐州市文联评为先进单位。
" 大风文艺 " 公益讲堂、文艺家走基层 " 三进三送 "" 大风起兮 " 沛籍书画名家百人系列展、歌风英才才艺大赛、关爱 " 三老一小(文艺界老党员、老干部、老艺术家、青少年文艺新苗)" 等品牌活动,已成为沛县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通讯员 李辉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晓培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