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汕头 2023-04-20
【美丽乡村】潮南区峡山街道大宅村用心用情打造法治文化 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宣传栏 …… 走在位于潮南区峡山街道的大宅村内,不时可以看到 " 法治 " 的身影,而这些 " 法治 " 元素,配合村容村貌的建设,相得益彰。用心用情打造的法治文化,不仅让大宅村沐浴在民主法治阳光下,而且各项事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就在近日,大宅村还荣获由司法部、民政部评选的 "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 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让村民自治 " 动 " 起来

工作要开展,离不开组织架构的完善,也离不开民众的配合。记者了解到,大宅村坚持党建引领,专门组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依法治村办、治保会、调解会等为成员,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全村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还建立 " 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中心户—联系户 " 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组建 186 人的村民网格志愿服务队,促进村民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服务有效衔接,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群众之中。

" 早在多年前,我们村就开始推行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村务事项决策均需先过法律关,在法治轨道运行,让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也让村民真正‘动’起来参与村务,安顺和睦、文明舒适已经成了我们村最普通不过的代名词。" 大宅村党总支书记郑坚宏告诉记者,他们村还将便民融入到法治示范村的建设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化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应用,统一进驻高龄老人补(津)贴发放、《残疾人证》办理等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村民 " 足不出村 " 实现办证办事。同时严格执行 " 四议两公开 " 制度,完善集体议事流程,切实规范村务管理,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实现 " 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 "。

强化学法守法,让法治观念 " 立 " 起来

把民主法治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不断激活乡村治理 " 法治细胞 ",让法治观念 " 立 " 起来,这是大宅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如今在大宅村内,随处可学的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浸润人心、催人奋进,村民自觉破旧俗、树新风,形成了人人支持发展、户户平安和谐、群众遵纪守法的新风尚。

据了解,近年来,大宅村不断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按照省级标准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园内设置 11 大类近 25 件特色法治文化景观设施,并利用农家书屋打造法治图书室,开展针对性普法教育活动,让乡村法味日渐浓厚。此外,潮南区首个安置帮教基地与社区矫正基地,也在大宅村落成并使用。

郑坚宏表示,该村近年来以帮教基地为拓展点,有效推动潮南区帮教工作创新发展,刑事人员安置和帮扶帮教率达到 100%,无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收监和再犯罪的情况发生,无存在村霸、黑恶势力、黄赌毒、邪教活动以及拐卖外籍妇女和非法收养儿童的情况,社会治安良好。

发挥侨乡优势,让德治教化 " 活 " 起来

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打造方式,是大宅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另一大特色。" 大宅村作为著名的侨乡,有着丰富的‘侨’资源,如何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作用让德治教化‘活’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子。" 郑坚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宅村借助侨资侨力,先后兴资创办大宅华侨学校、香港新发中英文学校、福利院和幼儿园等,设立大宅村教育基金,筹资 300 多万元打造华侨文化主题公园,支持教育和公益事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大宅村以郑氏光德堂等精品文化祠堂为载体,深挖宗祠祖厝、风俗习惯、家规族规、掌故传说等 " 侨 " 资源,汇聚乡村优秀文化,大力弘扬潮汕人念祖爱乡、重信明义、团结包容等优秀精神品格,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凝聚力。设置道德教育灯箱、印制悬挂道德建设标语、制定《村规民约》和 " 五好家庭 " 创建标准等,推行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大宅村还积极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专门成立 " 大宅门 " 曲艺社,为群众演奏优秀潮乐节目,定期组织开展观音文化节、龙舟文化节等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利好政策、村中好人好事、在外华侨事迹,切实营造文明乡风。

来源:汕头日报(记者 陈冬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