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3-04-20
理性看待“数字生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个小伙子用 AI 技术 " 复活 " 了去世的奶奶,并与 " 奶奶 " 进行了视频通话。在 ChatGpt 话题被广泛谈论的背景下,被 " 复活 " 的 " 奶奶 " 很容易激发网友的想象,如果各项先进技术融为一身致力于推动 " 数字生命 " 进展的话,那么我们将会更为清晰地感知到,一个愈加真实的虚拟时代即将到来,生与死的边界甚至也会由此变得模糊。

从 2020 年韩国一位妈妈使用 VR 眼镜和触感手套,重新听到去世三年女儿稚嫩的声音,到 2022 年一位算法工程师用 AI" 复活 " 自己的外公,再到最近这次视频博主 " 复活 " 自己的奶奶,在 AI 技术快速进步的时间线上,可以看到人们在制造 " 数字生命 " 时,已经逐渐过渡到不再需要多么强大的专业能力,普通人借助技术工具也能达到 " 触手可及 " 的地步。

以前人们看到的 " 数字生命 ",更多还是在电影中,观影感受也多是惊异、震撼,真正能与现实体验接壤的那部分,依然是飘渺的;但是当看到视频博主以如此真切的方式,用视频与 " 数字生命 " 通话时,有人会为之感动,也有人会把看电影时那份飘渺的感觉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恐慌。感动与恐慌,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性反应,这恰恰也正是 " 数字生命 " 带给人类的真实冲击。

电影《流浪地球 2》中,图恒宇将濒死的女儿图丫丫的意识进行了储存与上传,观众每次在银幕上看到图丫丫,她都在同一个房间里写作业,这是因为幼小的 " 数字生命 " 同样需要熟悉的、有安全感的环境进化,由于 " 数字生命 " 同样需要消耗由 " 能量与算力 " 构成的资源,后来图恒宇将图丫丫的 " 数字生命 " 备份卡载入拥有超强算力的智能量子计算机,图丫丫自此练成了 " 超能力 ",最终在重启全球互联网 " 根服务器 " 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电影里图丫丫背出了 3 万位数的动态密码,拯救了地球,这对于人类肉身来说,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强大的 " 数字生命 " 却可以轻松胜任。因为《流浪地球 2》有父女之间充足的情感铺垫,再加上图丫丫形象软萌可爱,尤其是 " 拯救世界 " 这一英雄举动更是让人心生钦佩与亲切,所以观众很喜欢图丫丫。但如果换一部电影,比如《我,机器人》中出现的 NS-5 型高级机器人,观众在观影时恐怕想得最多的是,像这种形象冰冷、行动果决、冷静霸气的 " 机械公敌 ",最好还是让它们呆傻一点,只知道干活就好,一旦有了思考能力,它们就会摆脱控制随时想要毁灭人类。

人类的自私基因以及发展愿景,都决定了 " 数字生命 " 将会被一道不可逾越的技术围栏所阻挡,用直白的话说," 数字生命 " 如果只是像动物、植物、微生物那样作为第四种生命体,或依赖人类,或服务人类,且不会给人类造成灭绝威胁的话," 数字生命 " 在未来会广泛存在。但怕就怕那道技术围栏固然扎实但始终有人想要攻破它——同样以尊重与热爱生命的名义,到那时,麻烦制造者可能早已不是 " 数字生命 ",而是人类自身的矛盾欲望了。

正常人的情感都具备脆弱一面,包括拥有孤独、恐惧等幽深细微的情绪," 数字生命 " 在形象上可以拟人化,在计算方面可以强大,但一旦像人类那样可以独立思考、拥有七情六欲,那么人类与 " 数字生命 " 的战争必然会到来。从这个层面看,哪怕当下有争议,未来人们对于 " 数字生命 " 必然会达成共识,这种共识或正是《流浪地球 2》中科学家马兆牺牲之前告诫图恒宇的那句话:" 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作者 韩浩月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ai 机器人 量子计算机 流浪地球2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