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田园麻江 2023-04-21
麻江:生姜种植季 播种新希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分过后,天气晴朗,气温稳步上升,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节。在麻江县谷硐镇摆沙村,40 多个村民正分工协作、配合有序,翻土、起垄、撒肥、将一块块姜种播种在田地里,种下新一年的美好希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谷硐镇通过引进蔬菜企业、种植大户落地发展,利用适宜的地理条件和土质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提高群众收入,以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植大户蒋恩乐介绍说:" 今年种姜 300 多亩,估计 11 月份收成,一亩地大概收成 3 吨左右,产量预计在 1000 吨,产值在 600 万。"

得益于当地湿度和土壤等适宜条件,种植大户蒋恩乐在摆沙村及周边村寨发展生姜种植。生姜种植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易管理等优点,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加之通过技术改良,生姜品质和产量也逐年提升,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 我们在栽种、管理、收成都需要务工人员,一天需要四十人左右,工资在 80 到 100 元。" 蒋恩乐说。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生姜种植采用培土机进行开沟、起垄、覆土等作业,极大节省人力、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 现在用机子种生姜很快很省力,一台机子抵 15 个劳力左右,我们一天大概打二十来亩,十天左右完成种植。" 务工人员文学同说。

据了解,谷硐镇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采取 " 党支部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模式,引进 4 家企业 9 个种植大户落地发展农业产业,除了种植生姜 300 亩外,还发展种植有茭白 230 亩、大葱 400 亩、辣椒 265 亩、白菜 360 亩等经济作物,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又解决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动能。

通讯员 熊俊 周召均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成都 就业 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