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石家庄 2023-04-23
“绿色”场景随处可见 石家庄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步迈进“智治”阶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宠

4 月 17 日 6 时,鹿泉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郭艳芳已早早地来到位于获鹿镇幸福巷的垃圾分类点位,挨个检查箱内是否已经存满了垃圾,然后通过手机工作群通知清运车前来收运垃圾,确保在居民投放垃圾高峰前收拾干净。

十多分钟后,清运车到了,郭艳芳又帮着同事装卸垃圾箱,一直忙前忙后。从早上开始,市民陆陆续续前来投放垃圾,她一边指导着大家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一边还热情地捎上几句问候,小区的不少居民都和她很熟悉了。

" 每天都是这个点见面!你瞧,袋子里都是厨余垃圾,我都分拣好了,保证都对。" 居民张阿姨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与郭艳芳打着招呼。

除了作为省级示范区的鹿泉区,这样的 " 绿色 " 场景在省会各个生活小区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垃圾分类的第一道关口实现精准有效分类,居民知晓每天何时投放垃圾、如何投放垃圾、该到哪里去投放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投放准确率持续提升,垃圾清运等工作高效运行,生活垃圾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目标一体推进,城市越来越 " 轻 ",环境越来越美。

" 自石家庄市被确定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改善民生、助推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分行业、成系统逐步推进,持续打造‘生活垃圾示范城市’,形成具有石家庄市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亮点新格局。" 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6% 以上。

围绕生活垃圾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目标,石家庄市加强源头管理,狠抓过程落实,坚持前端、中端、末端一起抓,软件、硬件建设齐发力,全力构建完整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疏通垃圾分类 " 循环系统 "。

攻前端。从全天候投放收集向定时定点投放收集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星级投放点 273 个,标准投放点 2400 余个,共配备 5700 余名专(兼)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实现 " 撤桶并点 " 全覆盖,推动垃圾源头分类和源头减量。

畅中端。组建收运队伍,规范收运工作,对全市 1000 余辆分类运输车辆加强管理,避免前分后混。

强末端。对现有的中转站提升改造,加大末端处置能力,目前已建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18 座,日处理量约 500 余吨。已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20 余座、有害垃圾暂存点 29 个、焚烧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 13 座,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 12000 吨,石家庄市已实现生活垃圾 " 零填埋 "。

目前,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了 " 自治、德治、法治 " 阶段,正逐步迈进 " 智治 " 阶段。全市始终围绕生活垃圾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目标,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下一步,石家庄市将加大力度、设立目标、狠抓落实,实现 " 垃圾 " 到 " 资源 " 的转变,拉动绿色发展、引导绿色生活。

编辑:力洪

责编:杨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