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抓三促 " 行动开展以来,市政集团促转型,强活力,担责任,抓落实,优环境,解难题,将行动同当前重点工作并轨贯通、延伸拓展、融合推进,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抓好意识形态强思想建设
为推动学习 " 全覆盖 ",市政集团坚持 " 第一议题 " 制度,持续深化 "1+X" 领学法,开设 " 干部大讲堂 "6 次," 业务知识我来讲 " 微讲堂 5 期, 组织专业宣传团,聚焦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经营谋划等技术技能提升,赴各子公司和项目一线开展巡讲 7 次,并按季度坚持常态化研讨,为企业发展献良策、激活力、抢先机、破难题。集团充分利用宣传载体持续放大 " 三抓三促 " 行动工作成效,在《新区市政》内刊和新媒体平台分别开设 " 三促三促见实效 " 专栏,推出稿件 72 篇,制作专题视频 6 条。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深度报道 5 篇,在办公区域悬挂宣传横幅 16 条,制作宣传展板 16 个,并利用车载电子屏、公交站厅等载体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为 " 三抓三促 " 行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强化清单管理抓落实
市政集团积极探索推行 " 清单化 " 工作法,抓好四项清单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建立 " 访企清单 ",聚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定制公交、垃圾收运,实地走访企业 110 余家,同步摸排可利用的屋顶资源,就屋顶分布式光伏合作事宜进行深度研讨,提高了光伏项目合作质效;建立 " 督办清单 ",以公交、道路养护、环卫、绿化为工作重点,今年以来共建立督办台账 8 份,涉及事项 90 余项,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快办、快结、快反馈,各项决策落实见效;建立 " 前期清单 ",紧盯时间节点,全力加快推进各重点项目前期进度,逐项梳理项目前期要素,全力推动 46.1 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积极谋划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建立 " 实施清单 ",组建项目攻坚专班,按照 " 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 " 的工作模式,挂图作战、按图督战、压茬推进。
优化营商环境强服务
集团聚焦城市管理提品质,结合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方面业务实际,制定了《城市 " 靓 " 化提升工作方案》,以改善环境卫生、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全面推进 " 烟头革命 ",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新建绿化项目 5 个,拓展城市生态绿化公共空间 , 加快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 建成 7 座公交场站,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功能 , 开展 " 一难两乱 " 专项整治行动 , 常态化全域无垃圾治理和管控,多措并举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新区城市品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 " 硬支撑 "。
同时聚焦发展难题召开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专题推进会,确定领导班子牵头化解责任制,制定 " 一项目一策略 " 推进方案,集中力量攻破历史遗留问题,已解决工程欠款历史遗留问题 2 项,及时妥善化解涉农民工工资的各类矛盾纠纷 20 余起,办结欠薪投诉事项 9 件,及时办结热线投诉和网民留言 30 条。
促进转型升级强活力
集团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与管理架构重塑,全面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和工作职能,聚焦改革发展重点和利润增长点,对部门职能和子公司业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重点业务领域和难点工作进行提级管理,实现了企业治理的扁平化、资源配置的高效化,进一步释放改革效能。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动创新,依托集团 10 个创新工作室,仅今年创新开展 3 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培育孵化了 3 支创新团队,编制完成了《陇中黄土高原植被分布格局及生态水文机制研究》课题,创新布局新区首条汽车玻璃液生产线,为智慧公交运营安全生产工作、供热系统维护、绿化管养提供有效技术支持。积极探索 " 研学基地 +" 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巧用栖霞湖、百花公园、湿地公园等资源,把传统旅游方式同游戏、研学、写生、探秘、野餐等形式结合起来,推出研学游线路、研学实践基地课程,探索游学营地、周边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已开展 4 次研学活动,接待研学人数已达 1100 余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通讯员 赵玉艳
一审丨编辑 包学枫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