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准化示范种植成为兰州新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业由传统种植逐渐向标准化示范种植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彻底改变了模样。
4 月 26 日,秦川园区上川镇 4200 亩高标准农田玉米播种拉开序幕,中化现代农业兰州新区技术服务中心经理孙建正在和他的同事进行现场播种技术指导。
" 今年采用的播种、施肥、覆膜、滴灌一体机,能够自主导航、精准控制株行距,精量播种,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据孙建介绍,中心为 4200 亩高标准农田玉米播种了量身定制包括播种前、播种后综合种植方案,包土壤检测、品种规划、作物营养、定制植保等技术服务,同时,借助自主研发智慧农业 MAP 智农系统,进行遥感巡田、农田精准气象、病虫害预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程化技术服务。
连日来,在秦川镇新昌村高标准农田里,装有北斗卫星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忙着进行铺膜作业。" 驾驶员通过导航系统一次性完成耕地、铺膜、播种作业。" 兰州菜篮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理李永峰介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车载系统是集卫星接收、定位、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该系统可为机械化整地、播种、植保、收割、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提供作业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统计分析、精细化管理等服务。
" 秦川园区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据秦川园区农水局负责人介绍,2019 年至今,园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 11.87 万亩,其中 2023 年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2.57 万亩,计划 2023 年秋收后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 2.55 万亩,全面完成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 2023 年秦川园区 5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据了解,2023 年兰州新区继续实施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战略,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在 34 万亩以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1 万亩以上,规模化种植面积将达 23 万亩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